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进入阵地战阶段,相比前一阶段,此时 的战斗任务要少了一些,原本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好好休整一下,可没想到,国内的少数黑心奸商却大发国难财,昧着良心把假药、劣质绷带、假冒罐头等假冒物资卖到了前线,给 的伤病员造成了二次伤害,不少伤病员甚至因此而牺牲。
药品发往前线都有详细的记录,只要顺藤摸瓜,一个也跑不了。很快,贩卖假药的奸商,上海大康药房总经理王康年就落入了法网。王康年原是上海大亚电台的播音员,负责播报商业广告和商品行情。在每天的工作中,他发现经商远比做播音员赚钱,于是便辞职开起了店铺,取名为大康商行。
因为资金少,大康商行只能经营一些万金油等日用品,想象中的日进斗金根本没有出现,王康年为此绞尽了脑汁。他发现有人因为囤积西药而一药暴富,于是又把大康商行改为大康西药行,也学人做起了西药的生意。
可大康西药行是个皮包公司,王康年既无资金也无渠道,哪有实力和大的药行竞争?王康年想出了个空手套白狼的办法,他利用药品紧缺的特性,先收下客户的预订款,再去医药公司进药。客户可以享受到比市场价格低一成的价格,而自己一分钱不掏也至少有几成的利润。
如果时局稳定,这个方法也不失为一条经营之道,可四十年代后期的上海,时局动荡,货币贬值的速度刷新人们的认知。王康年收上来的预订款还没买到药品,药品就涨价了。王康年因此动起了歪念头,他买来过期的西药,里面又掺上面粉,卖给对西药不太了解的客户。而在采购药品的过程中,王康年又尽量采取延期付款的方式,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竟然也有一些老板同意了。但王康年收回款项后,却拒绝支付药品的采购费用,到上海解放时,他已经拖欠了药品采购款2亿元(旧币,下同)。
上海解放后,王康年在恢复市场秩序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积极,骗取了管委会的信任,任命其为肃反委员会副会长。王康年利用这个身份,拼命积累人脉,他的药行生意也翻着跟头似的往上涨,到年底,大康西药行的累计营收已经达到了亿元。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王康年头脑灵活外,更得益于建国初期国家对民营资本的扶持。
但王康年却恶习不改,对法律没有丝毫敬畏之心,经营中大搞旁门左道。如卖给南下部队的止咳糖浆就是过期的,消炎药粉是用食品添加剂冒充的。可部队急着南下,来不及找他算账,这件事情就被他糊弄过去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王康年又通过关系接到了向 出售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订单,可王康年从来也没有认真准备过这些东西,从头到尾都是在骗。例如,医院的X光机,不但晚到了四五个月,而医院收购的废品,连开机都开不了。他发给 的青霉素粉根本就是玉米粉。他发给 的纱布、绷带,是让人用收回来的霉烂棉衣、医院用过的纱布清洗后制成的,有的上面还带着血迹。
王康年如此胆大包天、肆无忌惮,一方面是他认为美*的飞机这么厉害,这些东西根本就到不了 的手上,用假冒伪劣也发现不了。另一方面,则是他已经建立了一张自己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里共有85人,全是职能部门的人,王康年通过请吃饭、请看戏、送手表、美人计等手段将他们一个个拖下水,使这些人为自己所用。
只可惜王康年失算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量的 战士使用了他的假药、假绷带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有些人甚至不治身亡。这些最可爱的人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却倒在了奸商的黑心下。彭老总震怒了,亲自回国作了汇报。上级也震怒了,一道命令下来,王康年和他的帮凶们被一网打尽,王康年被判死刑。
同时被判死刑的还有上海大名牛肉店老板张新根、徐记牛肉庄老板徐苗新、福化药棉厂厂长李寅廷。这些人或用马肉假冒牛肉,或用臭肉冒充好肉,或用黑心棉制作急救包,来坑害我们最可爱的人,实在是死有余辜。商人逐利也应当守法经营,千万不能让投机取巧成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