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人病倒他们挺身而出,有人迷路他们倾力相 [复制链接]

1#
安徽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8/5607408.html

楚天都市报记者潘锡珩通讯员吕作武曾斯产启斗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每一天,都有多万名乘客坐着地铁穿行江城,身着梅红色制服的地铁工作人员,渐渐成为乘客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那一抹梅红,每天都在温润着乘客的心灵:当乘客找不到进出站的方向时,咨询他们,总会得到满意的答复;当乘客在车站突发疾病时,求助他们,总会得到倾力的帮助;当乘客捡到他人遗忘的物品时,交给他们,总会得到物归原主的消息……

上个月,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表彰的10名“日行一善”大使中,有三名身着那身梅红色制服。连日来,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进江城地铁站,走近他们,看那一抹梅红,如何温润乘客的心灵。

他是过眼不忘的细心人

王家湾地铁站,是4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站。4月11日晚高峰时,记者来到王家湾地铁站,年出生的值班站长杨龙正在巡站。“每到高峰我们都是全员上岗,晚饭常常推迟到七八点钟才有时间吃。”

这是一座地下三层的庞大车站,有6个出入口、三个客服中心、两个安检点。杨龙在工作中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记者跟着他巡站一圈下来发现,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从负三层到负二层的楼梯转角,杨龙看到一团纸屑,弯下腰捡起丢进垃圾桶;立柱上张贴的告示翘起一个小角,他上前用力贴好;在负二层平台,看见一个手提蛇皮袋的大哥有些迷茫地东张西望,他便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得知他是要去武昌火车站乘车,就给他仔细地指示了换乘方向。“刚才我们就遇到他了,再次看到他时,他仍在茫然地乱转,肯定是迷了路。”杨龙说,只要是带着行李的人在他眼前出现第二次,他大都会有印象,都会主动上前提供帮助。

回到负一层的站厅层时,杨龙看见一名扛着行李的中年男子正准备乘扶梯出站,他主动上前站在男子的身旁帮着扶行李。杨龙一扭头,又瞥见电梯下方一位太婆站在电梯前,看着快速运行的梯级,迟迟不敢迈上去。于是他回头朝太婆说:“您别慌,我把他送上去就下来扶您。”

这时,另一名正准备出站的乘客看到眼前这一幕,主动向杨龙喊话:“我来扶她吧,你不用管啦!”杨龙告诉记者,那一刻他真的特别感动。

图为杨龙在值班时帮助乘客

他是挺身而出的全能人

地铁是个人流密集的窗口地带,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但关键时刻,每一名地铁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像一个个全能的勇士冲在前线。

在王家湾地铁站的办公区,保存着很多乘客送来的锦旗、感谢信。杨龙说,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着一个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的故事。

去年8月2日,一名越南籍孕妇在王家湾地铁站突然临盆,杨龙得知消息后迅速冲到现场,他一边招呼大家用衣物、雨伞帮忙遮挡,一边立即通过车站广播寻找医生支援,还及时联系了。在热心乘客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这名越南孕妇平安诞下一名女婴。

去年12月7日,杨龙再次面临危急时刻:一名57岁的乘客在4号线列车上突发疾病。接到求助消息后,杨龙抓起急救箱,仅用53秒便赶到离他多米的站台。这时,乘客已经无法说话,只能指着自己的包,含糊不清地说:“药……”杨龙连忙打开包包帮他找药,最后在夹层中找到了速效救心丸,连忙让他服下,这才让他转危为安。

杨龙告诉记者,担任值班站长,除了要接受地铁客运等相关业务知识的考核,还要经过培训并考取特种设备资格证、急救证等证件,以应对电梯故障和乘客疾病等突发事件。

她是健步如飞的小超人

武汉地铁站的工作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90后的年轻女孩。她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家里还是父母呵护有加的掌上明珠,但穿上这身梅红色的制服,面对危险时刻,她们却像无比强大的小超人。“至今回忆起来,我都不敢相信自己能跑那么快!”在3号线后湖大道站,人称“狂奔小姐姐”的客运值班员周淼对记者说。事情发生在去年10月8日,当天下午5时许,周淼正在五六十米外的专用通道处值勤,她的目光习惯性地往手扶电梯等地方望去。“这些地方常常有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值班时多留意已经成了习惯。”

没想到当天真的险些发生意外,就在周淼目光刚刚扫到扶梯时,她看到一位拖小推车的老爷爷在电梯口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电梯上。此时周淼根本没多想,甩开膀子,飞快地跑到现场,按停电梯,扶住老人。从发现情况到抵达现场,仅用了8秒钟。“平时我也不太爱运动,但当时我突然爆发出一种力量。”周淼也是90后,今年才22岁,去年7月才转正担任车站客运值班员。别看她年纪小,守护乘客平安出行,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们这个站,每天有很多来附近的商场逛街买菜的老人,每到值班的时候我都会特别留意他们的安全,不过,我会适当保持距离目送他们出站,避免让他们觉得尴尬和别扭,但时刻也不能分心,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好立即上前扶一把。”

图为周淼护送老人出站

他是乘客的贴心人

2号线直通天河机场后,天河机场地铁站便成为武汉的一扇窗口。值班站长陈林刚也是一名90后,进入武汉地铁工作8年来,他帮助乘客解决各类问题共余件,为余件失物找到主人,帮着寻回的失物价值30万余元,他收到全国各地近百名乘客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

去年10月15日深夜,光谷广场开来的一班地铁到达终点站,陈林刚在车上发现一名睡着的小男孩。他耐心询问得知,男孩8岁,本应在常青花园站换乘6号线到石桥站,没想到睡着了直接坐到了天河机场。由于男孩记不得父母的联系方式,陈林刚立即报警寻求协助。辗转联系好后,终于在后半夜将男孩交到家长手中。

在天河机场站乘地铁的外国乘客较多,该站的工作人员主动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口语。今年2月15日,一对外国夫妇在地铁站走散,外国女子找到值班的陈林刚,问他是否可以讲英文,陈林刚点头说:“yes!”她表示手机没有信号,希望陈林刚能帮联系一下她的丈夫。陈林刚拨通后告知电话那头两人的会面地点,顺利让两人会合。两人竖着大拇指,连声说:“thankyou!”

采访中,记者在武汉火车站地铁站看到一个特殊的日记本,这是该站全体员工的“行善日记”,上面逐一记录着他们在岗做的一件件好事,不少还配有图片。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因为“日行一善”的日积月累,才让每一座地铁站那些梅红色的身影,成为乘客们最贴心、最可信赖的人。

图为陈林刚收到乘客的感谢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