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建武省社科院如何当好重点智库 [复制链接]

1#

刘建武:省社科院如何当好重点智库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之年,诸多改革部署正逐步推行。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多次提到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也作出了全面部署。地方社科院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主体,理当在新一轮改革和智库建设中发挥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组书记、院长刘建武在大会发言中结合该院智库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基本经验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论述了智库建设的若干问题。本刊以访谈的形式将刘建武院长的发言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刘院长,请您给我们谈谈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的环境分析,好吗?


刘建武:好的。我从三个方面对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进行环境分析。


第一,中央文件有要求。近年来,关于地方社科院的发展定位问题,不仅得到了地方社科院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不懈探索,也受到了中央领导层的高度关注。 2004 年中共中央颁布3号文件,给地方社科院的发展做出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即要“使社会科学界成为*和*府的工作的思想库、智囊团”。此外,3号文件还明确规定:“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条件的可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分别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做出了重要批示,不仅对智库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智库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协商、民主协商、参*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 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因此,中央的指示与要求,既体现了地方社科院作为“思想库”、“智囊团”的本质属性,也指出了地方社科院应当成为地方*委和*府的“思想库”、“智囊团”的本质要求。


第二,地方**有需求。以我们湖南为例,湖南要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加速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两个率先”和“三量齐升”,建设“3+5”城市群,推进城镇化建设,切实加强“四个湖南”建设,顺利实现中国梦的湖南篇章,同时还要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如就业再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公共安全问题和社会稳定等。 如何化解矛盾、解决 问题、实现目标,省委省*府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成果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特别需要有远见卓识的专家为他们提供决策咨询,为他们当参谋、当助手。地方社科院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当地省委省*府直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专门研究机构,理应担当这一任务。


第三,现实发展有诉求。目前,社科研究五路大*,各自都在寻求自己的准确定位,高校、*校、*事院校以他们强劲的基础研究优势占据着市场,而**部门的*研室、信息中心以他们*策性研究优势和文件的草拟而受到*和*府的青睐。 社科院,尤其是地方社科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 如何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是地方社科院谋求长远发展所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社科院的优势应介乎基础研究和具体的*策研究之间,处于中观层次,处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处,因而要把研究重心转移到地方*和*府、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切身利益问题上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现研究课题,为*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咨询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只有这样,地方社科院的地位才会得到充分体现,才会被决策层所重视,被社会公众所称道,被学术理论界所认同。因此,建设成为当地*委和*府的合格智库,是地方社科院自身 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明智选择。


:刘院长,请您给我们谈谈贵院智库建设的基本经验。


刘建武:好的。近年来,湖南省社科院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省委省*府的合格智库、湖南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的建设定位,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直 面湖南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主动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提交应用对策报告1500余份,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3次,省委常委领导批示100多次,进入省委省*府决策和文件60 余次,较好地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我院智库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两翼,缺一不可。在社会科学研究大厦中,基础研究是根基,应用研究是目的。基础研究不扎实,应用研究就不会有重大突破;离开对应用研究的关注,基础研究也会失去 生命力和活力。一方面,我院始终坚持以基础研究为引领,热心 搞研究、潜心做学问、精心出成果,奠定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如我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研究、湖南地方史研究、社会学研究、人才学研究、三农问题研究等相关领域内独树一帜,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在重视和做好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我们又根据国内及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方法与手段,进行分析和综合 研究,积极探求内在规律,引出科学结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如我院首倡的“长株潭一体化”,成为国家的战略决策;我院率先进行的经济“弯道超车”战略研究,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全国性话题;我院率先论证的“一化三基”、“四化两型”等重大战略,率先提出并论证的“3+5”城市群建设构想、“湖南在当代中国的战略地位”、“湖南人要充满经济自信”、“让 世界走进湖南、让湖南走向世界”、“湖南用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凝心聚力的重大意义、工作重点及路径研究”等重大课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应用效果。


第二,坚持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相结合。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是社会科学院生存之本,是地方社会科学院发展中的两个抓手。 近年来,我院围绕“提升正能量、努力创品牌”的战略思路,坚持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两手抓、交叉抓、两手都不放松,力推全院全面发展。一方面,坚持以学科建设促进智库品牌建设。我院 坚持以《年度报告》为主体,促进品牌建设,先后选择《毛泽东研究报告》、《湖南工业发展报告》、《湖南城市发展报告》、《湖南农村发展报告》、《湖南绿色发展报告》、《湖南文化发展报告》、《湖南财*金融发展报告》等主题方向展开研究。另一方面,坚持以学科建设催生智库品牌成果。我院对有业绩突出的学科带头人、有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和研究方向、有优秀的前期研究成果、有相对明确的研究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如以课题委托引领学科建设方向,在各所(室、中心)提交重点委托课题的基础上,通过下达院重点学科建设委托课题的形式,鼓励各所展开集体研究,展现学科特色与学术水准,努力创造学术品牌;为调动青年科研成员的积极性,增强学科品牌建设后劲,我院设置了青年科研专项基金,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凝聚学科方向、 深入开展学科研究;对(室、中心)学科建设紧密相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价值,与各所关,同时又缺乏项目或资金支持的研究成果,以资助出版助力学科建设成果,进行成果收购。


第三,坚持集体研究和集群研究相结合。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智库研究,离不开集体协作与参与。集体研究与集群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组织的两种基本形式,在智库建设中缺一不可。近年来,我院坚持集体研究与集群研究相结合,积极调动院内外学术研究力量,展开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分量和有深度的研究。一方面,打破学科壁垒,开展集体研究。我院在组织开展具体研究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研究视野的多角度、研究手段的多形式、研究方法的多学科、组织形式的多层次队伍结构的多元化,紧紧围绕研究目标,大力实行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产生了1+1>2的倍增效用。如我院重要的智库“731”会议材料的撰写,就分别吸纳了经济、社会、*治、哲学等学科和研究机构的人员参与,多次获得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另一方面,整合各界力量,开展集群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智库研究亦是如此。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一项* 策的制定,涉及方方面面,单凭 一 个单 位、一 个部门 的力量 可 能 无法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必须有机整合区域内的研究资源开 展集群研究,以实现思想的碰撞、智慧的激发和资源的共享,以争取更大发现、更大进步和更大创造。如我院整合全省力量,分别组建成立了以湖南省湘学研究院和湖南省毛泽东研究中心的“湘字号”社科品牌,发起成立了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基地办公室也挂靠在我院,这些都是我院成功开展集群研究的典范。


第四,坚持集中攻坚与持续跟踪相结合。从社会科学研究的时限来看,既有短期的集中攻坚研究,也有长期的持续跟踪研究,两者均不可偏废。近年来,我院坚持集中攻坚与持续跟踪研 究相结合,既鼓励科研人员把握研究关键时间节点,把握研究的时效性,开展社会热点研究;也鼓励研究人员注重学术积累,增强研究厚重感,对重点问题展开持续性的跟踪研究。一方面,我院注重把握时间节点,增强智库研究的时效性,把握国 家、省委省*府主要会议召开前后这一时间节点,在每年全国“两会”前、省*代会、省“两会”前后推出高质量成果;把握省委省*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后这一时间节点,及时收集第一手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把握社会热点、难点需要 及时化解这一时间节点,及时进行深入进行论证。 另一方面,我院鼓励科研人员注重研究积累,增强智库研究的长效性,围绕关系湖南发展的全局性问题、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持续的跟踪研究。如我院老院长张萍研究员长期以来关注区域经济力量的整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并在20多年前就提出了“长株潭一体化”的战略。现在,不仅张萍老院长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院很多中青年骨干也 纷纷加入到“长株潭一体化”研究中来,持续推进相关研究,3+5”城市群可以说就是这种跟踪性研究的重要体现。


:刘院长,您对贵院智库建设的未来有哪些设想呢?


刘建武:我院智库建设的上述努力,为社科院地位提升、作用发挥和影响扩大奠定了基础。2013年,我院科研成果实现了质量和数量的新发展。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连续三年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共立项9项,其中重点1项、青年项目8项,青年科研成员逐渐成为我院科研主力*。全年成果反馈54 项,其中获中央部委、省委省*府领导肯定性批示22项,被省 委省*府采纳23项,与2011年的省委省*府领导肯定性批示的11项、省委省*府采纳的12项和2012年的省委省*府领导肯定性批示的20项、省委省*府采纳的14项相比,有了显著进步。在2014年,20多篇报告获中央部委、省委省*府领导肯定性批示,承担了6项省“十三五”前期规划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次立项达到10项,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学习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央*校出版社出版著作45部,在《人民》、《光明》、《湖南》、《新湘评论》、《红旗文稿》等发表学习研究文章30余篇,在《文学评论》、《光明》、《中共*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和CSSCI等重要报刊发表研究论文80多篇,有15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总的来看,虽然我院科研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攀升,但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中央及省委领导的要求相比,我院还需要继续努力。对未来的设想也就是我院智库建设的努力方向。


一是继续解放思想,汇聚智库建设正能量。智库建设,解放思想是前提。要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集中力量、集体攻坚,努力使研究成果在化解省委省*府面对的难题、解决地方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释解人民群众面前的疑题中发挥重 要作用。要像重视基础研究一样重视智库研究,要在职称评审、成果评价、人才评定和评奖评先中给予智库研究同样的待遇,让真正的智库研究者有头有脸、有为有位。要建立健全智库研究成果的科学评价机制,着力提升智库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二是认清发展形势,谋划智库建设总布局。智库建设,认清自己是关键。地方社科院机构小、人员少、专业杂,在社科研究五路大*中优势不够明显。要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对学科方向不明、优势地位不强、队伍建设不力的研究机构,适时进行撤并。要加强研究中心建设,确定重点学科,确立主攻方向,在以研 究所为平台建立纵向的学科研究机构的同时,以研究中心为纽 带汇聚横向的学科研究队伍,努力破解机构编制限制所带来的 不利影响。


三是着力抓实抓细,打好智库建设组合拳。推进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队伍是基础、机制是保障、激励是关键。要加强人才队 伍建设,继续评选和宣传科研标兵,大力培养既会哼“京剧高腔”又会唱“地方花鼓戏”、既有“笔头”又有“口头”的复合型人才。要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健全以合格智库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制度,凡是研究成果被中央或有关部委采纳、推广应用,并产生重要社会 影响的,在课题结项、人才评优和绩效奖励中予以重点考虑。要改进研究方法,鼓励研究人员在丰富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走出去”,立足在暑期调研、社会实践中加强对国情省情的 精准把握。


:我们为贵院在智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和倍受鼓舞。贵院一定会实现智库建设的未来设想,为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本文发表于《经济师》2015 年第4期,原题为《积极推进智库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