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www.zggylt.com/华声在线1月11日讯(通讯员朱丽琴周瑾容梁辉记者邓桂明)1月10日,湖南省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医院举行。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总体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省卫生计生委决定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推向全省,加快构建*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现场急救体系,并将据此制定我省推广普及民众卫生急救知识的总体目标:五年内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接受培训,成为大众培训师资;全省接受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人员占总人口比例每年提高1%以上。
出席大会的领导有省人民*府副省长向力力,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小春,以及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红十字会、武警湖南总队、省公安消防总队、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相关负责同志,以及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主委王立祥教授,大家共同启动水晶球。
领导们共同启动水晶球。
据了解,我国每10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每年有54万人死于猝死,每年各类伤害发生约2亿人次,死亡人数逾百万。在*金救护时间内,急救车和专业救护人员往往无法赶到,而这时,第一目击者才是最有可能扭转乾坤的人。
在欧美和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香港特区,“第一目击者”占其城镇人口的比例大致在8~15∶1。有数据表明,我国真正训练有素的“第一目击者”不到1%。在长沙,每人中仅1人有过培训经历。等急救车、等专业人员,从而不会救、不敢救、不去救,最终导致痛失救命良机,这是急救“荒”下急救“慌”的真实写照。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小春提出,全省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急救知识技能普及培训网络,医院和急救知识技能普及示范社区设立“急救小屋”,同时利用“互联网+”模式,创建社区服务网站、现场救护网上虚拟体验区、自助培训与志愿者服务终端、“一键呼救”手机APP等,建立高效的急救科普大数据平台,让更多民众参与现场救护体验和培训。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巩固、壮大和完善“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广泛吸纳社会志愿者,深入开展现场急救知识技能“五进活动”,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医院院长祝益民介绍,医院的龙头,近年来,医院为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意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摸索出一些成功经验,也收获了许多奖项荣誉。
在知名急救专家、院长祝益民的主导下,提出三个“1”理念,以医院医护团队为主体,推进“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急救科普活动,倡导将每年1月1日设为“第一目击者日”,成立“第一目击者联盟”,设计联盟logo、肩章、旗帜、证书。
徽章。3个1: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第一时间
成立由急救研究所、急诊医学科牵头,全体医护志愿者为导师和工作人员的急救培训团队。建立湖南首个省级急救科普基地,设立“急救小屋”,免费对公众和社会团体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年1月以来,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共举办余场急救科普讲课,培训人员达到3万余人次,受训人员有中小学生、白领、工人、农民工、警察等。
主导开展科普健康教育进病房、进社区、进机关、进部队、进百姓“五进”活动,全年向公众免费开放健康讲座多场。祝益民主编的《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被评为国家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其本人在各种会议、活动中做科普相关报告多场。积极呼吁和推动急救立法,将急救课纳入高校公共选修课,为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非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
“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被授予“湖南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是委直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该奖项也是湖南省志愿服务工作最高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