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应急救护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专家建议以数 [复制链接]

1#

人民政协报记者顾磊

现状:公众急救仍待发展

“教科书式急救”这一说法近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今年9月,湖南省长沙市某体育公园内,一位男士踢足球时心脏骤停,倒地不起,现场队友和医生接力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并运用公园里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除颤,成功救活了男子。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10月的北京,某高校足球场上,两名有急救经验的同学通过心肺复苏和除颤治疗成功救回了一名心脏骤停的男生。

这些案例中存在共性:日常生活中突发意外,身边有经验的人通过专业急救方法和设备避免了悲剧的发生,而诸多事件折射出当前急救水准提升的现状。

随着我国在健康安全方面投入的加大,急救类硬件设施近年提升较快。年前后,我国开始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在红十字会、志愿者等多方协力下,我国AED普及率和知晓度稳步提升,不少地方的力度正在逐渐加大,例如,北京市计划在年年底前,要实现交通枢纽、公园、大型商超、学校等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反应志愿服务中心(简称“第一反应”)创始人陆乐多年来从事急救工作。他告诉记者,从急救培训和AED普及设备来看,10年来,我国已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10年前,我和一些较偏远地区急救医生聊天时发现,他们中不少人不知道AED是什么,而现在,除了医疗专业人士,公众对AED的知晓度也有明显提升。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有部分市民已经学习过相关急救技能和设备操作知识。”陆乐说。

然而,急救体系的完善不能仅靠硬件设施。国内外实践表明,将政府公共应急资源的“公助”与公众的“自助”、企业的“共助”结合起来,将极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社会端的公众急救,将为急救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补充。以心脏骤停为例,现代医学的全球共识是,只有在“黄金4分钟”内给予及时的心肺复苏和AED除颤才能挽救生命,而救护车很难保证4分钟内到达,所以“黄金4分钟”急救须靠公众急救的力量解决。

目前,我国医疗急救网络已覆盖到县一级,电话已实现城乡全覆盖,但公众急救发展仍然薄弱。陆乐认为,发展公众救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提升民生福祉、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突破口。

探索: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公众急救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企业和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社会组织参与到灾害应急救援中的程度和力度均在提升。如年河南水灾发生后,多家基金会和超千支民间救援队均参与到应急救援中,不乏成功挽救生命的案例。

企业的“共助”也不乏典型案例。如中海地产自年起,在10个城市20栋楼宇内启动“中海商务officare暖心关爱计划”,培养了近千名中海楼宇急救志愿者,为租户提供更具人文关怀的“黄金4分钟”急救服务,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又如,腾讯公司年在全国职场运营“科技向善守护心脏”紧急救助体系,参与的员工人数从最初的几百人,上升到1万余人,同事的守望相助成了新的企业文化。

作为提供急救专业服务的社会企业,“第一反应”在多项马拉松赛事急救保障中,有2万多名普通市民主动报名参加相关培训,参与救助了数千人,其中心脏骤停25人中救活22人,救活率高达88%。

日常的公众急救更多发生在社区,但目前社区居民参与急救的意识与技能仍待提升。广州市相关调研指出,仅有13.44%的受访市民明确表示自己知道AED的具体使用流程,56.39%的受访者表示“有印象但不清楚具体流程”,30.16%受访者表示“不知道”。

如何弥补社区中公众急救的短板?陆乐认为,公众急救的主体是公众,“应该让一部分有公众急救意识的人先做起来,进而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此外,应加大公众急救的宣传力度,引入专业机构的专业方法,提升社区中公众急救的水平。”

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乡村地区和偏远地区,公众急救发展的难度更大。陆乐认为,“从孩子抓起”是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的最好方式之一。以“少年急救官”公益项目为例,该项目由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等发起,由第一反应等机构联合执行,通过线上培训,培育孩子们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激励孩子们创作科普短视频,帮助身边人远离危险和伤害。自今年5月12日启动至今,项目携手全国个市县级行政区社会组织伙伴,协同当地政府部门举办活动80多场次,观看视频人数万余次。

“我们正在探索公众急救线上培训,并摸索出专业方法,希望令更多乡村的孩子受益。”陆乐说。

建议:以数字创新助推能力提升

目前,全国各地已开展多种形式的公众急救探索。例如,红十字会长期开展的急救培训,深圳急救中心开展的免费AED配置和免费培训,北京和上海地铁全线配置AED等。实践证明,数字化紧急救助体系成效显著,并具备可推广和可复制的价值,如腾讯公司的“黄金4分钟”紧急救助服务已输出至深圳机场等公共场所。

从实践中获取的经验如何助推公众急救发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钟雯彬认为,提高和普及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

她建议,以“黄金4分钟”等“互联网+公众急救”创新作为小切口,以数字创新助力公众急救与应急能力的提升,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可持续运作,助力公众急救跨越式发展;从最普惠的心肺复苏开始,普及公众应急技能培训;依托现有消防安全“五进”等治理路径,快速实现“一人有难,众人相助”,有助于促进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和良好社会风气形成。

“公众急救能力体系一旦建设起来,不仅会持续不断地有人获救,还能通过常态化的精益管理,让公众急救的价值更可预测可衡量,从而形成闭环。”陆乐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大规模可持续地应用到更多地方,让应急救护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原文刊登于年11月22日《人民政协报》第10版慈善周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