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熊楚玥
年11月3日傍晚,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演了一场真实的“黄金四分钟”的现场急救。一名正在打羽毛球的老师因心脏骤停突然倒下,在场的老师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和校医务室电话,随后取来了场馆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装置,并对晕倒老师进行心肺复苏。
经过心肺复苏和AED除颤后,晕倒的老师有了明显的呼吸,颈动脉开始跳动,此时距离他晕倒只过去了三分多钟。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如果身边的人不能及时施救,患者4分钟后的存活率将急剧下降,大脑也将遭受不可逆的损伤,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医学研究和临床证明,如果在心脏停止跳动的4分钟内,使用AED设备进行CPR(心肺复苏),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救活率(抢救成功率将高达60%以上)。这短暂的“黄金4分钟”,就是急救的关键时刻。
全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简称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主要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具备自动识别可电击心律以及电除颤功能,具有便携、易操作的特点,是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傻瓜式”医疗设备,第一时间使用它,能明显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存率。因此AED被称为“救命神器”。
深圳市急救中心专家介绍,医院外的心脏骤停,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80%表现为室颤,早期电除颤是最为有效的抢救方法,如能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并在3~5分钟内进行AED电击除颤,可使其存活率达到50%~70%。AED不仅是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
据了解,深圳市急救中心年联合腾讯发布了覆盖全城、一键可查的深圳“AED地图”。打开“腾讯地图”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