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掌握应急救护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朔州 [复制链接]

1#

黄河新闻网朔州讯(记者石晶通讯员张占军赵海英白作鹏)5月29、30日两天,朔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班在朔城区五中六楼多功能会议室举行,朔州市红十字会一行8人带着应急救护器材和技能来到朔城区五中,对全体教师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将最新版应急救护科学知识传递给每一位教师。朔城区五中校长吕军致开班欢迎词并对学习培训提出了相关要求。

培训班在激情高昂的气氛中开始。朔州市红十字会赵老师首先登台,介绍了红十运动产生背景、发展历程、红会标志、基本原则之后,重点讲述了心肺复苏实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实操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小刘老师重点讲述了创伤救护止血、包扎的方法与技巧。课堂上,理论知识讲授借助PPT课件进行,图文并茂,妙趣横生;操作演示通过人体模型或真人进行,模拟现场,直观形象。全体参训教师被红十会老师的生动讲解和逼真操作深深吸引,时而静心聆听,时而讨论切磋,学习积极性一浪高过一浪。

实操模拟环节,学员们按照座位分成四个大组和若干小组,到相应场地进行。在红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大家进行了心肺复苏(CPR+AED)实操和人体各部位创伤包扎练习,并参加了过关考核。

心肺复苏操作,需要跪地进行,不管年轻人还是年长者,大家总是专心投入,从不扭捏。判断意识、检查呼吸、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AED除颤等诸环节都能把握要领,规范操作。对于特别消耗体力的胸外按压,为了达到5-6厘米深度和-次/分钟的频率,不少女学员都拼尽了全力。

现场包扎练习看起来容易,动起手来也需要技巧。在红会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大家两人一搭,互相配合,尝试了绷带包扎的环形、螺旋、螺旋反折、“8”字、回返几种方法,实践了三角巾头顶帽式、双肩、单侧胸部、腹部手(足)、膝(肘)部、悬臂带包扎的各种操作。碍于三角巾包扎的多变性,不少学员经多次反复练习终于学会。

理论与实践课程后,进行了现场考试,老师们提交了两份试卷后,培训圆满结束。其后,朔州市红十字会将给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应急救护员证书。

这次培训为期两天,上午理论讲座,下午实操训练与考核,由朔州市红十字会组织主持,为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朔州市(AED项目)应急救护培训启动仪式。AED俗称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半自动除颤设备,能自动识别需要进行电击的异常心率并给予有效电击来终止异常心率,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使用时将一片电极片贴于右锁骨正下方,另一电极片贴于左乳外侧(心尖部),遵循语音提示操作即可。开班前,红会给参训学员发放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写的专用教材《救护员指南》和急救材料包等相关资料朔城区五中余名教师参加了学习,通过培训,大家熟悉了现场心肺复苏、成人及儿童气道梗阻急救、创伤救护等基本操作流程与方法,纠正了急救认知上的习惯错误与偏差,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树立起“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今后,五中将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为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校园”建设而不懈奋斗。

[编辑:张瑞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