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文告诉你为什么交通枢纽更需要配置AED [复制链接]

1#

近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各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活动的通知》。

《通知》在工作措施方面,要求开展“救在身边·救护伴行”活动。在客运航班、机场、客运列车、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地铁站、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配置急救箱(包)等急救设备。

年5月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交通医疗急救设施配置,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在全国交通运输客运场站普及配备AED等医疗急救设备。

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推动本市火车站、地铁站、交通枢纽、长途客运站、公园、景区、大型商场、体育场馆、社区等公共场所按标准配置AED等急救设施设备。

近两年,随着国家政策推动,AED在国内各类公共场所的配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合肥等城市部分交通枢纽已配置AED,并成功挽救了数名患者的生命。

交通枢纽为什么更需要配置AED?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因的比例约45%,位居首位。

我国每年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41.84/10万人。

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平均每天人因心脏骤停死亡。

近年来,交通场所发生了多起乘客猝死案例,令人痛心。

心脏骤停会发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且不分年龄,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急救措施,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也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

如果在公共场所突发心脏骤停,最及时有效的救治手段,就是在救命“黄金四分钟”内,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通过电击除颤,让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因此AED被誉名为“救命神器”。

AED长这样

根据年交通运输部数据统计,我国运输服务完成营业性客运量83.03亿人次。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26.12亿人次,公路客运量50.87亿人次,民航客运量4.41亿人次,水路客运量1.63亿人次。

我国完成城市客运量.84亿人次。其中,公共汽电车客运量.16亿人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27亿人次,巡游出租汽车客运量.90亿人次,城市客运轮渡客运量0.51亿人次。

地铁、高铁、机场、公交、巴士是主要的城市公共交通载体,人流量大,人员密度高,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更容易发病。乘客在乘坐公共交通时,车厢拥挤窒闷、身体疲惫、心情烦躁等因素也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在交通和航空枢纽,如候机厅、机场安检通道、机场管控台、航空客运站、候车大厅、售票厅、出站口、站台、办公区、停车场、网约车集散点等场所配置AED,健全城市交通场所突发事件应急救治机制。

公共交通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积极推进城市交通和航空枢纽配置AED、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不仅能有效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更是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提升城市公共场所应急救援能力的切实举措。

截止目前,久心AED已成功入驻北京地铁、合肥城市交通(地铁、高铁站、汽车站)、深圳市东部公交集团、遵义新舟机场和高铁站、江西快线航空、沈阳高铁南站、邳州东站、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等多个城市交通场所,切实保障各地交通系统的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