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288名医学生齐上应急救护课潇湘 [复制链接]

1#

现实生活中,意外或许无处不在。路边人突然晕倒,操场上跑步心脏骤停,游泳意外溺水、熬夜猝死等意外时有发生。在危重急症、事故或者意外伤害突然降临时,很多人总是束手无策。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也被专家称之为急救的“黄金4分钟”,如果在危急关头,拥有一项急救技能,或许将可能挽回宝贵的生命。

5月16日上午,在东莞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由广东医科大学求精书院主办,东莞市红仁生命安全教育服务中心,东莞市红十字广东医科大学志愿服务队协办的“救在身边·校园守护”应急救护培训在广东医科大学举行,广东医科大学求精书院级名大学生参与此次培训,培育高质量急救知识传播者。

专家为名医学生“开小灶”

在本次应急救护培训中,由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红十字会专家进行培训,主要针对CPR(心肺复苏术)、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实现广东医科大学求精书院39个班名的大一学生全覆盖,常态化培训与考核,积极推动健康校园创建,打造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网,学生活动安全保障网、校园安全守护网。

活动发起人、广东医科大学求精书院院长丁喜生表示,高校人数众多,学生遇到的危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日常生活中各种事故、突发疾病等也严重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和健康。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急救意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和必备的急救常识,可以有效提高自救互救和逃生避险的能力。当生命受到威胁时,经过培训的学生在事发现场,可以由“第一目击者”变为“第一施救者”,在专业人员与设备没有到来的“抢救真空”时段内,正确处理伤情,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挽救生命,减轻痛苦、减少伤残。

“医学生拥有医学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优势,学成以后又能成为高质量传播者,能够实现应急救护‘裂变式’传播,达到应急救护传播的最大化。我们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急救技能传递给家人和朋友,个学生可能将影响6万个人,并不断裂变。”丁喜生讲道,首期是大学一年级名学生全覆盖,后续将延伸到全书院多名学生,打造高质量急救精英人才“裂变式”传播。

打造“责任感”与“技能”双引擎

广东医科大学求精书院在传授学生应急救护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价值观的引领,更加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传递“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倡议“关爱生命,普及急救,服务社会”,着力构建技能与责任感双引擎,让学生在各种突发的紧急情况面前,有担当、有能力。

“遇到紧急关头,医学生要挺身而出。学习专业急救技能给你站出来的底气,更给你站出来的勇气。医学生拥有专业基础知识,更应该成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先锋。”拥有29年临床工作经验,作为广东医科大学求精书院学业导师,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广东医科医院副院长官成浓教授讲道。

官成浓介绍,应急救护培训一是可以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挺身而出的时候拥有足够的技能支撑,拥有站出来的“底气”;二是培育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拥有临危不乱的勇气和担当。

急救知识技能等专业技能培训,也正是广东医科大学求精书院构建技能培训的一个缩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