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大概需要5分钟。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固原市西吉县有两个幼儿因为妈妈正在忙家务,一时没有注意到,孩子们以为抽屉里的降压药是糖果,一下吃了好几片,宝妈发医院就医,幸好送得及时,孩子们才能够化险为夷,如果发现的太迟或是宝宝们误食的药物数量过多,很可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想想都觉得后怕。虽然这两个幼儿幸运的转危为安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在误食药物后都能够幸运的化险为夷。如广东梅州的一个18个月左右大的幼儿就因为误食了大人的降血糖药物进了ICU,昏迷了整整10天。最后经过镇、县、医院的合力抢救,在昏迷十天后该幼儿终于醒了过来,医院的诊断报告显示,该幼儿有脑瘫的可能,智力发育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误食药物的事件频频发生,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警觉和思考: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尽量避免宝宝误食药物?一旦宝宝误食药物后,又该如何对误食药物的宝宝进行妥善急救处理?若莲建议家长们学会以下几点预防宝宝误食药物的方法及宝宝误食药物后的黄金急救法则,也许关键时刻能救孩子一命!如何尽量避免宝宝误食药物?1、千万不要在宝宝问你吃的药是什么的时候,告诉孩子药是“糖”有些家长在吃药的时候,宝宝会忍不住好奇地问大人吃的什么,很多家长为了逗孩子玩,就会故意说是糖,然后又不给孩子吃,看孩子馋得不行了才说是药,这样做很容易误导孩子,让孩子以为药就是糖,只是大人不给他吃。一旦有机会在大人的视线以外接触到药,宝宝很可能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药塞进嘴巴里,还以为自己终于吃到了美味的“糖”。。。2、一定要将药妥善放置好,放在孩子完全不可能够到的地方若莲觉得避免宝宝误食药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药拧紧并包装好,然后放在宝宝绝对不可能够到的地方,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放在有锁的柜子或抽屉里。宝宝的安全意识比较弱,不管家长怎么强调不能吃药,危险,但总有一些宝宝觉得是家长在吓唬自己而已,执着地以为药就是美味的糖,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宝宝彻底摸不着药。3、尽可能不要在孩子面前吃药,避免宝宝模仿大人吃药的行为宝宝天生就喜欢模仿,如果家长经常在宝宝面前吃药,可能会引发宝宝的好奇心,学习模仿家长吃药的行为,因此建议家长尽量不要在宝宝面前吃药,避免宝宝因此发生危险。4、适当普及安全知识,告诉宝宝哪些东西不能吃、哪些东西不能摸一般在宝宝一周半左右差不多就能听懂大人的话了,而这个年龄段及以上的宝宝探索意识都比较强,好奇心旺盛,家长一定要及时普及安全知识,告诉宝宝哪些东西不能吃,哪些东西不能摸,树立宝宝的安全意识。宝宝误食药物以后,家长该如何正确急救?首先当宝宝误食药物以后,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慌,然后弄清楚宝宝吃了什么药,大概吃了多少,之后再根据宝宝的情况及时进行紧急救治,随后迅速带上剩余的药物和包装,医院就医。其次当家长发现宝宝误食药物后,一定不要先忙着责骂孩子,这个时候责骂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而且很可能把情况变得更糟,宝宝哭闹的话更说不清情况。最后需要分情况处理:1)如果宝宝误食的是普通药物,家长应该立即给宝宝进行催吐,帮助宝宝排出胃里的毒物。给宝宝催吐之前,先给宝宝喝下毫升左右的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将用纱布包好的牙刷柄或手指轻轻按压住宝宝的舌后部,给宝宝进行催吐,可以反复多次进行催吐,从而帮助宝宝吐出胃里残留的药物,之后迅速医院。对于3周岁以下的幼儿,建议家长可以将宝宝的腹部顶在家长的膝盖上,然后将宝宝的头部放低,之后再用家长的手指伸入到宝宝的喉咙,轻轻按压宝宝的舌后部,重复进行,直到宝宝呕吐为止。特别提醒家长,给宝宝进行催吐时,一定不能让宝宝躺着催吐,避免呕吐物在宝宝的喉咙处囤积,从而引发窒息危险。2)如果宝宝误食的是有腐蚀性的药物,千万不要着急催吐了!应该让孩子喝一点鸡蛋清或牛奶,从而保护宝宝的胃黏膜,然后立即带宝宝就医。这里重点提醒一下,如果宝宝误食了泡腾片,千万不要给宝宝喝水,否则宝宝可能会因为体内产生大量的气体而导致窒息。如果宝宝误食的是洁厕灵、泡泡水之类的碱性物质,同样不能让宝宝喝水,更不能给宝宝催吐,应及时医院。若莲强烈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尽可能将药物放在宝宝绝对拿不到的地方,如果宝宝不小心误食药物了也千万别慌,更不要掉以轻心,弄清楚宝宝误食的是什么药物,然后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正确的紧急急救,之后立刻带宝宝就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仅宝爸宝妈们需要学会这些急救法则,如果家里是老人主要带孩子,一定也要让老人学会这个黄金急救法则,尽可能避免惨剧的发生。如果家长们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转发收藏,让更多的家长看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