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急救站进行中暑应急预案演练 [复制链接]

1#

今日上午,医院急救站进行中暑应急预案演练,目的是让中暑病人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规范的救治,整个演练由副院长张建华主持,并任总指挥。

急救站接到某工地报警王某,男性,35岁,工作时被工友发现意识不清,全身大汗,怀疑中暑,请求救治。地点:嘉禾家园建筑工地。从救护车出发地到达事发地点约5分钟。

急救站派急救车前往现场。急救车携带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药品(冰盐水)和物品。急救医师范克华根据接警派车单所记录报警人电话回拨,询问病人情况。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大汗,触摸身体皮温较高,高度怀疑中暑情况,立即嘱报警人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通风清凉处,反复给予酒精或凉水擦拭皮肤进行物理降温,最好头部冰块物理降温。

急救医师范克华到达事发现场。医生范克华询问病情:患者中年男性,35岁,工作期间突发意识不清,简单查体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呼吸急促,触诊皮温较高,双侧肢体病理反射未引出,初步考虑中暑,立即给予冰盐水静脉输注。

护理贾晓林:建立静脉通道。同时测量生命体征:T41.0℃,P次/分,R30次/分,BP/90mmHg。

医生范克华体格检查:患者昏迷状态,呼吸急促,平卧位,口唇无绀,颈静脉无充盈,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腹部查体阴性、胸部无红肿)进行心电图检查及随机血糖测定。

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医生范克华电话通知急诊科即将收治中暑昏迷病人,准备抢救室。

贾晓林护士:患者吸氧,指导陪人继续物理降温。医生范克华:链接除颤仪心电监护。和病人陪人交代病情。

医院到达急诊科,张建华副院长主持抢救工作。护士贾晓琳和王寅凤交接病人病人神志、生命体征、从入院到交接时病人的用药情况、目前病人用药情况、输液通道情况。交接时间节点表。王寅凤准备监护仪、氧气吸入,将病人引导至抢救床上。范克华向张浩交接患者接诊情况,随后张浩进行体格检查。

王寅凤为患者抽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动脉血气并指导陪人继续给予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张浩医师和患者陪人沟通病情及下一步治疗方案,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患者意识逐渐清醒。

演练总结

1、院前急救系统对中暑救治流程掌握熟练,缩短中暑病人的救治时间,实现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急救系统无缝衔接的目的。

2、急诊科医护人员熟悉了中暑病人救治流程,规范中暑救治,降低中暑死亡率。

防暑小知识

1、及时补充水分

但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2、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3、尽量避免10时—15时左右出门

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4、午睡时间不宜长

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5、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吃鸡、鸭、瘦肉、鱼类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6、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的病因,若大量饮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7、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8、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既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9、不宜佩戴金属首饰

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10、随身要携带防暑降温药品

防暑降温的药品有: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仁丹、清凉油、风油精、避瘟散、暑症片等。

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请携带以上某些药品;另外在夏天的时候要多喝解暑降火的中药,以达到防暑的目的。

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