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同济麻醉论坛
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急救气管插管应急预案(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麻醉科1.急救气管插管适应证(由管床医师团队决定),多见于以下情况:1)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1~2h,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SpO2低于90%,R30次/分,或氧合指数mmHg)2)无法配合无创机械通气的病人3)其他经重症医学专家会诊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者(如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较多需要反复吸痰者)4)急救复苏2.出发前的注意事项1)接到电话通知后,再次确认气管插管适应证,了解病人年龄、性别、体型、神志、氧疗方式、氧合状态、合并症,确认呼吸机准备到位并处于备用状态。2)因条件限制,难以进行全面的气道评估,建议将所有患者考虑为困难气道,首选视频喉镜,同时准备合适型号喉罩。3)为了减少气管插管引起病人呛咳,导致病*扩散,建议给与适度镇静及充分肌松,充分的肌松有利于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4)气管插管需三级防护,为了减少暴露风险,减少防护物资消耗,建议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在一名已有防护的重症监护室护士或医师协助下完成操作。5)必须在穿戴防护设备时进行防雾处理,进入隔离病房前再次检查皮肤有无外露、确认视野是否清晰。3.采取三级医疗防护(严格参照院感图示逐步操作)1)内穿洗手衣或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外穿一次性防护服、双层手套、一次性鞋套;外套一次性防渗隔离衣;外带护目镜,使用全面型(正压)头套。2)穿戴顺序:手消*→戴帽→戴医用防护口罩→外科口罩→穿防护服→穿鞋套→戴手套→隔离衣→戴手套→戴护目镜→戴全面型(正压)头套。3)脱防护用品顺序:摘全面型(正压)头套→脱鞋套→摘手套→手消*→脱隔离衣→手消*→摘护目镜→手消*→脱防护服/鞋套/手套→手消*→摘外科口罩→手消*→摘一次性圆帽→手消*/洗手→更换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工作帽。牢记每脱一层均要进行一次手消*,摘口罩时屏住呼吸,摘护目镜时闭眼。佩戴眼镜者务必要取下眼镜以酒精消*。4)脱摘防护用品过程中避免抖动,防护服脱下后由内面卷好放入*色垃圾桶内,防护物品应弃入双层*色垃圾袋后放至规定区域。5)带入隔离区的插管设备或耗材未经规范消*严禁带回清洁区。4.插管前准备1)防雾处理:防雾处理是重中之重,否则严重影响插管。建议到达病房前即对眼罩、眼镜进行防雾处理。防雾方法:1.将洗手液或洗洁精均匀涂抹在纱布上,用少许水混匀产生大量气泡时,在防护眼罩、眼镜双侧均匀涂抹,待干燥后使用。该方法效果最佳。2.活力碘涂抹:将1%活力碘倒入眼罩中,左右晃动,充分平铺后倒出多余活力碘,放置晾干,防雾效果3-4h。3.玻璃防雾剂喷洒防护眼罩、眼镜。穿戴完毕后需再次确认视野是否清晰。正压型头罩可免除该步骤。2)麻醉药品:携带快速起效的全麻诱导药物,丙泊酚(首选)或依托咪酯(循环不稳者)、舒芬太尼(循环稳定者)或芬太尼(循环不稳者)、罗库溴铵。3)急救药品:气管插管期间可能引起不良反射导致心跳骤停,需准备阿托品、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或麻*素,采用生理盐水稀释好备用。4)气管插管器具:单独放置的一次性可视喉镜镜片,合适型号气管导管,合适型号的口咽通气道,喉罩。气管插管后可视喉镜成像部分在隔离病房先采用75%酒精擦拭消*,再采用紫外线消*,然后充好电放置在隔离病房特定位置备用。5.插管流程(要求至少一名隔离病房护士或医生全程参与配合)1)准备气管插管前务必再次检查患者监护设备(心电图、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插管设备(可视喉镜,气管导管,插管管芯,口咽通气道,喉罩)、呼吸机、辅助呼吸设备(呼吸球囊,面罩,具有病*滤过功能的人工鼻)、静脉通道,理顺患者头侧各种仪器线路、供氧设备、吸痰设备。撤除床头档板,使患者去枕平卧。2)气管插管操作前再戴一层乳胶手套(保证3层手套),插管完成后即刻摘除外层手套。3)预给氧:气管插管前,多数患者已接受BiPAP或HFNO治疗,仍表现为低氧血症。建议采用BiPAP或呼吸机面罩给氧。采用四头带固定好面罩,注意面罩密封性及气道是否通畅,建议给患者加带外科口罩以减少操作者暴露风险。调整呼吸参数(增加氧流量、氧浓度调至%),观察5min氧合有无改善。如无明显改善需考虑面罩加压给氧,要求在面罩和呼吸球囊间加具有病*滤过功能的人工鼻。尽量控制正压给氧频率和幅度,减少气溶胶产生。4)麻醉诱导:由于大部分患者行BiPAP治疗,建议不要长时间摘除呼吸面罩进行气道评估。根据麻醉医生经验,进行快速气道评估,排除有无明确困难气道病史(如强直性脊柱炎、张口困难、头颈部肿瘤手术或放疗史)。特别提示:应考虑到张口受限可能导致喉镜、喉罩置入困难。在排除明确的困难气道情况下,采用快速诱导。重症患者对麻醉药物非常敏感,注意控制药量。首先滴定式缓慢给予合适剂量的镇静药至意识消失,继而给予罗库溴铵(1mg/kg),舒芬太尼(10-20μg),视情况给予小剂量的预防性血管活性药。5)快速插管:重症肺炎患者在插管过程中通常SpO2下降较快,力求首次插管成功。给药60秒后确认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消失,在呼气末快速拆除面罩,优化插管体位,快速置入可视喉镜,直视声门并置入气管导管,确认导管位置和插管深度;套囊充气,连接呼吸机通气,核对并调整导管深度,固定。此过程尽量由麻醉医生一人完成,必要时可让助手按麻醉医生指令提供帮助(如递气管导管、拔管芯,递牙垫、注射器、胶布等)。若第一次插管失败且氧合迅速下降,应立即使用安装具有病*滤过功能人工鼻的呼吸机面罩加压给氧,待SpO2上升后,尝试再次插管(可指令助手给予喉部加压手法或其他帮助),如尝试3次仍未成功,立即置入喉罩,行机械通气,待氧合改善后,再决定下一步气道管理方案,或采用其他方式改善病人氧合。6)导管深度判断:三级防护下难以通过听诊呼吸音判断导管位置,推荐使用视频喉镜,直视下双人确认气管导管通过声门,同时通过观察双侧胸廓起伏、呼吸机呼吸波形等临床征象综合判断。有条件者可利用呼气末二氧化碳或纤支镜检查判断气管导管位置,或者通过床边超声辅助判断气管导管位置。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行床旁胸片判断气管导管深度。特别提示:严重肺部病变患者,插管后可能出现气道压高、氧合改善较慢,单凭临床征象可能产生误判。7)对存在口腔分泌物患者,若无呼吸道梗阻情况,建议气管插管后再行封闭式气道吸引。6.插管后管理1)完善相关医嘱、插管记录。2)患者行气管插管后,应常规镇静,避免病人躁动导致导管脱出。3)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小潮气量(4-8ml/kg理想体重)、低吸气压力(平台压30cmH2O)或压力控制模式,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4)根据情况采用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7.备注此方案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专家共识及我院前期一线医生成功气管插管经验总结,供内部参考使用。郑红波姚文龙徐莉周志强梅伟整理罗爱林张咸伟万里梅伟罗放李新华高峰审校年2月26日
-END-
声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