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桐乡人的行与生命赛跑,28年护士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桐乡人的行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意就是指,只要每个行业的劳动者爱岗敬业、钻研奉献,那么就一定会在这个行业做出成绩,成为佼佼者,哪怕你从事的是最普通的职业。


  在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桐乡的时代征程中,我们这座城市特别需要的正是这样千千万万个行业佼佼者,他们多是一些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普通人。小布特开设“桐乡人的行”专栏,为大家讲述那些动人的劳动故事,记录那些发光发亮的职业人生活瞬间。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名拥有28医院急诊科护士。


  医院最繁忙的地方,天全年无休,24小时从不停歇。28年护士生涯中,唐晓岚大多数时候都在这里与时间赛跑、与病痛较量。

唐晓岚日常的工作场景


  高强度的工作模式、紧张的节奏不仅练就了她出色的打针、输液、穿刺等基本技能,还让她拥有超常的应变、应急能力。如今,在本职工作之外,她还是浙江省一级救护培训师,她要把急救知识、技能教给更多市民。

年轻护士眼中的“唐老师”

坚持钻研从不畏难


  在急诊室持续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就可以算是“老师傅”了。现年47岁的唐晓岚在市一院急诊科工作了20多年,有着超乎常人的资历,也有着良好的人缘。


  凡是别的护士遇到技术上的难题,都会找到唐晓岚,虚心向她求教。遇到这样的求助,她从不推辞:“交给我吧。”无论是搬运患者、气管插管、心肺复苏,还是静脉注射、打针穿刺,她都冲在前面,做到最好。


  作为科室骨干、“老前辈”,唐晓岚知道,她承担的自然要比别人更多。因此,她特别注意自身的学习和提升。年踏上工作岗位,中专毕业的她,在当时学历上并不比同事要差,但她一有机会就会参加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学历水平。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唐晓岚利用业余时间,接连自学考取了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的文凭,去年又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


  去年,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她还专门报名去杭州参加了省红十字会组织的AHA(美国心脏病学联合会)最新发布的心肺复苏技术。学成归来,她又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教给年轻护士们。“我们岗位上有不少技术、技能都在不断更新,需要活到老学到老,要经常学习才不至于落伍。”唐晓岚说,很有幸能去参加这次培训,这次继续教育是小班化教学,全省只有8个名额,机会来之不易,受益匪浅。


  但凡科室里有新的设备、仪器,都是她冲在最前面,反复钻研,学透了再教给其他同事。前两年,该院急诊科引进了一台新的呼吸机,唐晓岚利用业余时间反复阅读说明书,自查字典学习按键上的英文词语,最终掌握了这台新设备。她再把自己所学的东西整理成笔记,分享给科室的同事们。

教授急救培训课程10年有余

她用爱和奉献谱写生命之歌


  回顾过去的职业生涯,最让唐晓岚记忆犹新的不是在工作中挽救了多少生命,而是一次次站上讲台为不懂专业知识的市民教授急救培训课程。


  年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唐晓岚代表市一院去省里参加了红十字救护培训师资的课程。“当时只知道怎么做,却不知道该怎么教别人。”她笑着回忆说,回桐后很多单位请她去上课,她只好硬着头皮给大家讲。


  第一节课讲完,专业讲师向她指出了不少问题。比如,语速过快、表情过于严肃、课件过于简单等。唐晓岚虚心接受专业讲师的指点,学会为自己的讲课计时,学会做PPT课件,学会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


  “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在家里试讲一遍,把语速降下来,把时间卡好。”唐晓岚说,丈夫、儿子都是她的忠实听众,一边边帮她修正问题,甚至在她开展心肺复苏等实际操作时充当模特。


  如今,唐晓岚已是浙江省一级救护培训师资,每年要为各类人群讲课近百场,几乎每周都要外出讲课。同事透露,每次讲课她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从来不影响工作。为此,她获得过浙江省首届现场救护师资技能竞赛三等奖、嘉兴市救护师资讲课竞赛二等奖、嘉兴市红十字会系统现场救护培训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此外,从年起,唐晓岚坚持无偿献血,累计共有20多次,累计献血量达多毫升。这个献血量足以把她全身的血量换一遍了,因此她还获得了到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为桐乡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