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急救中暑手册
No.1
预防中暑手册
01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人体在热环境下进行各种活动时,体内热量增加,加之外界气温高,湿度大,散热困难,致使体温不断上升,导致下丘脑的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脑细胞严重损害,从而造成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在20-70%,并会有一定的神经系统等后遗症。
02
哪些气象因素与中暑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气温、气湿、气流和太阳辐射四个气象因素与中暑的发生关系密切。正常情况下,人体主要通过皮肤以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途径散热。
当环境温度与皮肤温度(32℃~35℃)接近或相等时,前三种散热方式便失去作用,人体反而从外界吸收热量,此时汗液蒸发便成为散热的唯一途径。在空气湿度大、无风的条件下(人们常说的“桑拿天”),汗液不能有效蒸发,人体散热受阻,容易引起中暑的发生。
03
除了气象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与中暑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人体自身的某些不利因素亦增加了中暑的机会。如产热增加,如从事体力劳动和*事训练,以及患有发热、甲亢等代谢增加的疾病;热适应差,如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进入热区和高温环境;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硬皮病、痱子、大面积烧伤病人恢复的瘢痕;另外,在使用抗胆碱药物、抗组胺药物、抗抑郁药物、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酚噻嗪类等药物治疗期间,以及患有脱水、休克、心衰等疾病的患者,也是导致中暑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No.2
中暑救治紧急处理指引
01
先兆中暑症状
1、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心悸、恶心
2、高温环境下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7.5℃以下)
3、全身乏力
4、注意力不集中
5、动作迟缓
急救措施:
1、停止一切活动
2、凉爽区域静坐休息
3、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4、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淡盐水
02
轻度中暑症状
1、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1.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大量出汗2.可有周围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血压偏低和脉搏增快等
2、急救措施:
1.脱离高温环境,至阴凉通风或20~25℃的空调房内休息2.松解或脱去外衣3.疏散人群,确保空气流通4.降温措施:(1)用扇子、电风扇或空调帮助降温(2)可反复用冷水擦拭全身,直至体温低于38℃5.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淡盐水
03
重度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抢救同时尽快医院转运
热痉挛症状:
对称性、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多发生在四肢肌肉
急救措施:
脱离高温环境,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或20~25℃的空调房内平卧
松解或脱去外衣
04
注意事项
1.冷水浸泡时头不可没于水中,以免造成窒息
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腹部、足心及耳廓,避免局部冻伤
2.冷水擦拭时,应顺沿着动脉走形方向进行,大动脉处应适当延长时间,以提高降温效果,不可擦拭胸部、腹部及阴囊处
3.禁忌姜汤和米汤等一切热汤
4.退烧药不再推荐
5.禁大量饮用白开水,预防低钠血症发生
6.警惕发生低钠血症,如直肠温度正常甚至偏低,生命体征正常,但寒颤、头痛、头晕、腹胀、协调障碍、极度疲惫、癫痫。一旦发生,立即停止口服补液,建立静脉通道输注高渗液
图文来源
新媒体中心
编辑
新媒体中心运营部王嘉敬
责任编辑
莫殷转、刘伟东
排版编辑
团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提供最新鲜、热辣校园资讯打造校园影响力新媒体平台团委宣传部新媒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