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点赞莱芜区委宣传部获省级荣誉 [复制链接]

1#


  为总结推广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委讲师团队伍和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日,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微视频评选活动。


  在各市、相关企业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认真评审,共评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30个、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30名、优秀理论宣讲报告10篇、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10个。莱芜区委宣传部获得山东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现将具体经验做法全文刊登。


  理论宣讲落地入心应当解决“四个问题”


  ——看莱芜如何“六级联动”将理论宣讲“一杆子插到底”


  理论宣讲、*史教育如何常学常新,一直是我*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内容,但受主体、客体、内容、方式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教育效果疲态和弱化现象。去年以来,济南市莱芜区在开展*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借助基层组织治理架构,创建“区级领导带头讲-街镇干部下沉讲-社区(村)干部分众讲-*小组组长互动讲-*员入户讲-群众自发讲”的“六级联动”宣讲格局,从而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闭环体系,回应理论学习“在哪讲”“谁来讲”“讲什么”“如何讲”四个问题,推动工作做深做实、有效落地。


  莱芜区基层*组织书记“先锋”宣讲团成员、张家洼街道西白龙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鞠强为新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们作题为“谁让我过上了好日子”主题宣讲


  在哪讲:群众在哪里,就在哪里讲


  莱芜区羊里街道孙王石村有棵合抱粗的大槐树。村民说,这棵树树龄长、长势旺、有灵性,喜欢在这里谈天说地。为方便群众,村里将宣讲中心设在附近,并取名大碗茶宣讲驿站。即使深冬,也不乏村民前来。


  “群众在哪里,*的理论就应该延伸到哪里。”羊里街道*委书记胥会先说:“取名大碗茶宣讲驿站,是指*的理论只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会永葆生机。”据他介绍,早年间人们在街巷门口摆置免费茶水摊,一杯热茶奉给路人,讲讲村里的好人好事,听听外面的有益见闻,传递朴素事理。


  为建好阵地,羊里街道投资30余万元,对驿站做了精心设计:空间上形成阅览、文娱、交流功能分区;服务上提供大碗茶、手机充电器、电动车充电桩、保健急救箱周到服务。群众驻足小憩期间,边喝一杯热茶,边听志愿者宣讲*的理论*策、红色故事、身边好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得住理、明白了事。


  留得住人,才能进得了心。“一碗热茶暖人心”的宣讲模式成为莱芜区的典型案例。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宁说,莱芜始终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宣传思想工作15字使命任务,将宣传教育、理论宣讲寓于日常服务,建设“永不撤离的基层宣讲队”。


  实践中,他们没有另起炉灶,而是对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村级办公场所既有设施整合提升,建设区镇村三级宣讲阵地。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固定+流动”大碗茶宣讲驿站近千处,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只要人流相对集中,就建宣讲驿站。”


  固定驿站要用好“一杯茶”的功夫,让群众歇歇脚、听听事、讲讲理;流动驿站则设在企业厂房、田间地头、机关大院、校园社区等人流集中区,通过广场舞“舞前十分钟”,电影“影前十分钟”,讲授小知识,宣传新理念,让群众在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和感染。数据显示,今年全区共组织*史主题、学“七一”讲话、六中全会宣讲场次,受益群体达67.6万人。


  谁来讲:一切“参与者”都是“宣讲员”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回读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狱中遗篇《诀别》,至今依然气概如山……”大清早,茶业口镇东腰关村的大喇叭开始播音,通过故事、资讯,让村民更好地了解世界。


  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带领身边人共同提升。作为和庄镇的一种探索,这种“小和发布”的宣讲方式深得群众欢迎:每天早晚两次,邀请村两委成员、*员干部、普通村民,尤其中小学生通过大喇叭朗读作品。很多人积极报名,主动要求成为“千村名嘴”成员。


  要想群众讲,*员干部必须带头讲。在去年3月初的*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区委书记为全区干部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课。“把人民群众当成你的三姑六婶子,三叔二大爷,当成你的亲人,你会怎么对待他?做工作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俗话说,端谁的碗,服谁的管。我们领导干部端的谁的碗?人民群众的!就得为群众做事!”


  两个小时时间,他从红色血脉讲到现代治理,从革命老区讲到乡村振兴,从“窑洞对”讲到基层*建,从特色产业讲到富民强区……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到的变化,说出大伙儿摸得着的体验、够得着的期许。


  这种简洁直白的宣讲方式让莱芜宣传干部获得启发。区委宣传部正处级领导干部亓成玲说,理论宣讲、*史教育如何常学常新?应当在内容和载体两方面做探索。内容就是要结合当地历史、社会变迁,讲述自己的故事。载体在于用好*建、文化阵地,通过组织延伸,让意识形态“一杆子插到底”。


  围绕“人”做文章,莱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拉起框架,让每个人成为主体,自觉实践文明、自愿宣讲文明。


  所谓“横向到边”,即组建“1+N宣讲体系”。“1”是区委宣讲总队,作为整个队伍的领路者,结合每次重要精神学习掌握*策,为基层培训。“N”是发掘全区各级单位,结合实际展开宣讲。现已建成基层*组织书记“先锋”宣讲团、机关干部宣讲团、劳模宣讲团等13支特色队伍,他们深入各单位各街道社区,走进农舍院落,走上田间地头,让*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纵向到底”,则是借助基层组织治理架构,通过建立完善“区级领导带头讲-街镇干部下沉讲-社区(村)干部分众讲-*小组组长互动讲-*员入户讲-群众自发讲”的六级联动宣讲架构,实现理论宣讲自上而下有效贯通,自下而上反馈信息。


  为增强“群众自发讲”环节实效,莱芜坚持“重点培养与广撒种子”相结合,在每年选树宣讲能手参与省市“中国梦”系列百姓宣讲比赛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千村名嘴”培养计划:按照“一村一人”要求,将全区个村(居)志于讲、乐于讲、善于讲的人才集中培训,将*的最新理论转化为百姓语言,将*史知识和*史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讲。目前已吸纳村干部、新乡贤、社区工作者、曲艺爱好者等基层宣讲员余人,全区实现“村村都有宣讲员”“培养基层带不走的宣讲专家”的工作初衷。


  “千村名嘴”宣讲志愿者向社区居民开展“谁让我过上了好日子”主题宣讲活动


  讲什么:结合“你的所需”提供“我的供给”


  莱芜区15个街(镇),个行*村居,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户籍人口万。山区多、农村多、分布散,在基础薄弱的农村,有限资源如何打通宣传宣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宣讲既不“空对空”,又不“一阵风”?实现理论思想入脑入心、赢得人心,成为新时代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为此,莱芜区积极探索,下足绣花功夫,采用“百姓点单”的方式,征集老百姓需要知道、想知道的知识,老百姓想解决却迷惑不解的问题,想整明白却整不明白的道理,进行认真梳理,探索出“六进家”宣讲活动形式。


  一是“思想进家,家家信”,重点突出“讲”。借助村级“大喇叭工程”,开设余个“书记广播电台”,宣讲*的最新创新理论和最新惠民*策,让理论思想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莱芜区获评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区。


  二是“道德进家,家家和”,重点突出“评”。在农村,围绕“孝敬”“家和万事兴”“新农村新生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主题进行宣讲,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比如,鹏泉街道郭家沟村妇联主席组织全村妇女讲述自己和婆婆的故事,帮婆媳不和的妇女解开心结,争当好媳妇好婆婆。今年全区评选身边好人个、文明家庭户,个好媳妇好婆婆,携手人启动“百名好人讲莱芜”活动,让“忠孝、诚信”传统广泛弘扬。


  三是“文化进家,家家乐”,重点突出“乐”。大力开展“百姓春晚”活动,邀请群众“演员”自娱自乐、自导自演,借力庄户剧团、农民艺术团,采用快板、相声、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讲,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百姓春晚”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先进典型,喜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表彰。


  四是“*策进家,家家暖”,重点突出“帮”。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文旅康养等工作,开展“生活帮”宣讲志愿服务,既讲*策,又讲老百姓关心的担心的操心的事,不仅帮老百姓解疑释惑,更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今年共为群众破解0多个生活难题,增进了邻里融洽,温暖了百姓心窝。


  五是“法律进家,家家安”,重点突出“学”。组织律师、司法、*法工作者人次,以“法律进家门,百姓得实惠”为目标,宣讲《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扫黑除恶等内容,发放明白纸40余万份,外出宣传宣讲余次,让更多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让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进家入户。


  六是“科技进家,家家富”,重点突出“教”。组织农业专家、种植专家、养殖专家,围绕扬长特色产业,开展“三下乡”培训余场次,前往齐鲁时代楷模陈明利创办的蔬菜合作社实地教学,到万兴果蔬食品公司听柳建增现场宣讲科技致富,听“生姜大王”毕学堂讲“种植+电商”,引导群众鼓足口袋富足脑袋。


  调研发现,得益于“六进家”宣讲活动的全面铺开,莱芜全区宣讲工作呈现可喜局面。宣讲成为各部门、各系统、各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各级各部门单位都发现了宣讲蕴藏的巨大作用,通过宣讲,把群众、职工应知应会、需要强化的理念进一步筑牢,为基层提供更好服务,让群众获得切实收益。“宣讲也是生产力”日益深入人心。


  如何讲:灵活的形式“吸引人”丰富的内容“感动人”


  莱芜创新宣讲形式,以求声声入耳、涓涓入心,解决基层宣讲“讲什么”的问题。这方面,莱芜打出“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课、行业精英讲*策、先进典型讲事迹、百姓群众讲故事、文艺骨干送节目”的组合拳,通过“恳谈式”分享、“融媒式”共情、“互动式”交流、“文艺式”感化,让宣讲不再生硬,交流更加畅通。


  一是面向百姓“恳谈式”宣讲。“大碗茶”宣讲突出群众性恳谈分享特色,摆脱传统宣讲中说教多、官话多、套话多的套路,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以通俗的语言、鲜活的故事、形象的比喻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目前共组织“千村名嘴”宣讲志愿者,开展“谁帮我脱了贫”“谁为我解决了急难愁盼”“谁让我过上了好日子”主题宣讲场,受益群众8人。


  二是面向*员“融媒式”宣讲。将宣讲内容制成视频在各单位
  三是面向特定群体“互动式”宣讲。积极探索“需求清单”机制,以各镇街、区直部门单位宣传负责人为清单提报人,畅通微博、
  四是面向大众“文艺式”宣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为突破口,实施“,欢乐百姓家”工作体系,建设“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百姓春晚活动品牌。截至目前,通过0余场活动,服务线上线下人群过千万人次。过程中,着力构建“莱系列”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录制墨韵芳“莱”书画惠民项目、艺“莱”云端网络文艺宣讲课堂等12个,举办线下文艺宣讲活动余场次。


  “千村名嘴”宣讲志愿者向青年*员作宣讲


  如何评价:群众满意才是评价依据


  “宣讲需要阵地、需要场所,但阵地建成后,如何用好阵地、如何通过宣讲凝聚人心更为重要。”宣讲为了群众,更要融入群众,只有了解百姓思想、贴近群众生活,理论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带来幸福体验。


  这正是莱芜开展宣讲尤其*史学习教育始终
  一是坚持干成“大事”与办好“小事”相统一。在年初确定的12项民生实事项目基础上,立足*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莱芜继续深入走访排查,发动3万名*员干部走访群众和服务对象30万户,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的“老大难、硬骨头”为突破点,按照破解难点堵点、提升*务服务、提供优质医疗、补齐基础建设短板等要求,又确定了10个大类个重点项目清单,目前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今年*员为身边群众办实事件,畅通了*员联系群众“最后一环”,以实际行动,通过力所能及办好“暖心小事”,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是坚持立足眼前与着眼长远相统一。既坚持治标解决群众具体关切,又注重治本健全长效机制。尤其围绕环境保护、涉企执法、信访治理、不动产登记等方面,出台新*,推出实招,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是坚持自我教育与引导群众相统一。通过问民所需、为民办事、拜民为师,激发*员干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能力和态度,团结带领群众感*恩、听*话、跟*走,赢得群众由衷认可。


  经过不断努力,许多民生项目在莱芜顺利落地。如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本地就诊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镇;家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实现全省“一卡通行”和医保电子凭证结算,52家医疗机构实现门诊跨省联网结算,32家医疗机构实现门慢省内联网结算。“一次办成”改革持续深化,开展“拿地即开工”“拿地即经营”模式,50个行业实现“一证准营”“一码覆盖”“一证通行”,项目审批“多证连发”实现常态化,服务更加贴心更有温度,营商环境在全省排在前列。得益于此,莱芜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起势。


  莱芜方案:“四剂良方”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站在百年建*历史节点,为何重读历史,如何走向未来,莱芜人有自己的思考。


  学习中,如何打通理论落地“最后一公里”?铺天盖地的阵势很重要,感同身受的认同更重要。王宁认为,理论学习一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前做的不可谓不多、覆盖面不可谓不广、话题不可谓不深、准备不可谓不细,可为什么还有人感觉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听不懂、不愿听、难接受,原因既在内容本身,也在形式方式。


  对此,莱芜梳理先前工作,发现受受众差异化影响,*策理性分析、感性表达、个性聚焦、靶向推送有待提升,具体表现为内容不接地气、方式不够灵活、人才不够充沛三方面问题,并开出“四剂药方”:


  首先,与时俱进丰富内容,解决“讲什么”的问题。始终围绕*的历史方位、路线方针以及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群众的实际需求,将*史学习与经济、*治、文化、社会等现实问题有效结合,受众眼中有物、心中有数、愿意学习、主动参与。


  其次,以点带面培育人才,解决“谁来讲”的问题。以部门领导、专家学者、驻村书记、时代先锋、百姓市民、文艺团体、教师代表等群体为依托成立宣讲团。宣讲名家还成立工作室,以教学研讨、集中培训的形式以老带新、比学赶帮,不断提升队伍素质。


  再次,层层联动完善阵地,解决“在哪讲”的问题。巩固传统阵地,以“区级领导带头讲-街镇干部下沉讲-社区(村)干部分众讲-*小组组长互动讲-*员入户讲-群众自发讲”的六级联动宣讲架构,逐级培训锻炼人才。用活流动阵地,下乡村、入学校、进街区、到万家。拓展新型阵地,开拓网络、“三微”(微博、
  最后,以人为本创新方式,解决“怎么讲”的问题。将国家大事与从身边小事相结合,以“小切口”阐述大道理。在专家授课、报告会等传统形式上,探索新媒体传达方式,提高宣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让理论宣讲成为群众思想上解“惑”、*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压”、生活中解“难”的“文化良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