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
*金抢救时间只有4.5小时!
这种病,
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
发病正趋向于年轻化。
这种病,
是国民健康“第一杀手”。
这种可怕的疾病就是……
脑卒中
今天(年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WorldStrokeDay)。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年度主题是“JointheMovement”(医体融合,预防卒中),强调科学运动,健康生活。
00:52
同样是突发脑卒中,
同样是高龄病患,
医院就诊。
一位已经痊愈出院,
另一位还处于深度昏迷。
为什么?
医院一个半小时,
另一个迟到三个半小时。
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法强说:脑卒中是西医的说法,中医俗称“中风”。脑卒中是急诊中的急诊,时间是脑功能能否恢复的关键因素。国内外治疗指南推荐对于对缺血性卒中发病4.5小时内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应尽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越早治疗,获益越大,有些患者甚至可以不会落下后遗症。但需要特别注意,医院后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如CT、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等),符合溶栓标准后才会开始溶栓,而且溶栓治疗需要多科组协助,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这些检查和手术前准备一般需要半小时,所以我们所说的*金4.5小时其实只有4小时,最好是在3医院急救。总之就是越早越好。
及时抢救预后良好
今年80岁的马老先生早晨刷牙时感觉头晕,腿脚不听使唤。他清晰地记得,感到不适的时候下意识看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嘴是歪的。他开口向家人求救,只能发出声音,话都说不成句。
马老先生此前阅读过关于脑卒中的资料,他意识到自己或许是“中风”了。女儿听到他的呼救后立即拨打求助,马老先生医院。从发医院只用了大约1小时。
医院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20分钟完成一系列检查,开始溶栓治疗。
经过静脉溶栓治疗后1小时,马老先生肢体活动明显好转,肢体肌力由0级转为4级(右侧上、下肢由完全不能活动到恢复为可以抬起),语言表达清晰。
疏忽大意至今昏迷
根据女儿回忆,今年86岁的文老太是凌晨五点多感觉自己身体不适。当时家人都没有在意。因为文老太此前也经常如此。
早饭时,文老太病情加重,家人要求她卧床休息。家人再次注意到文老太时已经是午饭时间,而此时她已经深度昏迷。家人这才慌了神,拨打求助。文老太从发医院中间相隔大约6小时。
医生全力抢救,暂时保住了文老太的性命。直至记者采访时,文老太依然深度昏迷。家人在接受采访时一直在自责:“不知道这么严重,如果早送来几小时就好了。”
专家:判断中风的法则
李法强告诉记者: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超过一定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即发生坏死,而发病后的4.5小时堪称*金治疗时间窗。国际上也很早就提出了“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理念。因此,必医院就诊和治疗。“比如上述病例中经过我们救治完全恢复的马老先生,他能够在脑卒中症状发生后的1小时内果断、及时就医,通过静脉溶栓治疗把堵在脑血管里的血栓溶解掉,使有闭塞的血管再通,这也为他日后完全康复及预防再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李法强指出:“特别要提醒的是,我们收治的患者当中,有不少患者和家属无法及时、准确地识别脑卒中的症状,未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救治行动,白白错过了救治的宝贵时间窗,导致患者脑组织缺血发展成为完全性梗死,造成无可挽回的残疾或死亡。”
“”法则
能不能及时判断出脑卒中,对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成功与否很重要。李法强特意为大家介绍了中风“”法则,这是目前国内通用的判断中风的有效方法:
看“1”张脸:让患者微笑一下,看看患者脸上是否有不对称、口角歪斜的表现;
查“2”只胳膊:让患者同时平行举起两只胳膊,保持10秒钟,看看10秒钟内一侧肢体是否突然无力,坠落;
“0”(聆)听语言:听一听患者是否说话不清,表达困难。三者中,任何一个符合条件都意味着是脑卒中。
脑卒中治疗是否及时、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程度。家属应向医生仔细描述患者发病的时间、状态以及重要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这对疾病的初步诊断和抢救都很重要。
徐报融媒记者晏菲通讯员苏莉钧
编辑珊珊校对吴庆德
责编辛安然总监陈强
徐州资讯全覆盖尽在快哉APP
这个厕所“绿”了
出生3天就被送走寄养,徐州24岁小伙只想看看亲生父母的模样!
徐州一客车司机涉嫌危险驾驶罪,被立案!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