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手术台上的医生侠侣默契抢救大出血产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冰清通讯员孙美燕

24小时,分钟,秒钟。

每一天的每一小时,每分每秒,他们,都在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生命,拼尽全力也在所不惜。

8月19日,第3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我们将医院的午夜时分,记录苍茫夜色中白衣战士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搏杀与守候。

“凌晨一点·中国医师节,致敬生命守护者”系列报道,从今天起将于钱江晚报陆续推出。

谨以此,致谢、致敬中国医师!

首篇推出的,是来自浙江大学医院的手术室医生侠侣故事——

凌晨时分,浙大妇院麻醉科医生吕昌成正在家里熟睡,一个紧急一个产妇大出血,医院!

此时,他正在值夜班的妻子,产三科医生舒淑娟已经忙着和家属沟通、下医嘱,启动了抢救程序。

半小时不到,医院会合,一起走进了深夜的手术室……

给儿子留下纸条,他在黑夜中赶赴“战场”

作为产科抢救小组的一员,吕昌成的手机常年24小时开机,无论多晚、多累,只要抢救电话响起,他总能条件反射式地在前几声就接起电话。

当天晚上,他在家陪读初中的儿子写完作业,早早就上床休息了,医院值夜班。快3点时,一个焦急的急救电话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电话那头,同事言简意赅地告诉他,一个产妇胎盘早剥,大出血,需要紧急手术。吕昌成一下子清醒过来,起床穿衣,医院赶。离开前,他给儿子留下一张纸条:爸爸去抢救了,早饭自己解决。

医院,白天开车需要半个多小时。凌晨的街道空旷畅通、车辆稀少,吕昌成担心着病人,忍不住提了提速,路上用了不到20分钟。

浙大妇院产科手术室灯火通明,分不清白昼黑夜,舒淑娟和夜班同事们穿梭其间,忙着术前的准备工作。像吕昌成一样,抢救小组其他10几名医生也已从杭城的四面八方赶来,集结完毕。

手术床上躺着怀孕37周的李女士(化名),她因胎盘早剥引发大出血。这是妊娠中晚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急、进展快,严重威胁母亲和胎儿的生命。

手术门关闭,“手术中”的指示牌亮起,一场硬仗开始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家听妻子的,在手术室听丈夫的

李女士的这台手术完全不在计划之中。她白天来浙大妇院常规产检查出血压偏高,被初步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当天下午收治入院,医生原本打算第二天给她做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但到了凌晨,产科病房护士发现她突然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值班的舒淑娟检查、评估后,当机立断决定呼叫抢救组,紧急手术。

白天人还好好的,大半夜突然病情危急,李女士的家属一时无法接受,焦急万分。“这是我们第一个孩子,我老婆还年轻,你们一定要救他们啊!”患者老公带着哭腔哀求着。

舒淑娟出面沟通,她一边条理清晰地讲解治疗方案,一边安抚情绪失控的家属,“情况虽然比较凶险,医院在这方面经验很丰富,你们要相信医生。”

作为麻醉科医生,吕昌成经常和不同的产科医生合作,最默契的当然还是自己的妻子。手术中,这对医生侠侣既有同事间的专业,又有夫妻间的默契,配合得天衣无缝。一句话只讲了一半,对方就迅速明白是什么意思,行如流水地提前进入下一个操作。

吕昌成(中)和舒淑娟(右)手术中陶熙文/摄

舒淑娟说,他们之所以配合得好,一方面是无条件信任对方的技术和能力,另一方面是感受到一种陪伴的力量。惊心动魄的抢救之夜,你在,我就安心了。

吕昌成则开玩笑说,“平时在家里听她的,在手术室她要多听我一点。”因为手术医生专注于手术本身,而麻醉师“眼观八路、耳听四方”,时刻都在观察、评估病人的情况,从而对手术医生做出指导。

李女士的剖宫产手术中,他就要根据产妇的出血状态来告诉妻子用什么止血药、什么时候用药、用多少剂量。

总体来说,李女士的手术进行得还算顺利,她成功生下了宝宝,母子平安。术后,她和宝宝都被送到病房继续观察。这时,东方渐渐发白,天亮了。

儿子醒来看到爸爸留的纸条,习以为常地发了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