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陈杭)北京市在冬奥竞赛场馆设置了三种医疗站,包括固定医疗站、比赛场地医疗站以及观众医疗站。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共设置了88个医疗站,提供现场医疗救治以及伤病员分流转运工作。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23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以上内容。
李昂表示,医疗救治是保障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这个环节,北京市按照《奥运会指南——医疗服务》要求,以及《国际雪联医疗保障指南》要求,按照精准、安全、高效的分类施治策略做好保障工作。
北京、延庆赛区共设置88个医疗站
李昂表示,北京市在竞赛场馆设置了三种医疗站,包括固定医疗站、比赛场地医疗站以及观众医疗站。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共设置了88个医疗站,提供现场医疗救治以及伤病员分流转运工作。从17医院和2家院前急救机构选拔了名医疗骨干,作为场馆的医疗保障人员,配备了名院级后备力量。从12医院抽选名医护人员组建市级后备队,配备场馆救护车74辆,其中负压救护车54辆。
同时,按照冬奥疫情防控*策要求,北京市卫健委协同北京冬奥组委,将涉冬奥伤病员分为新冠肺炎确诊与疑似患者、闭环内发热症状患者、闭环内其他伤病员、闭环外发热症状患者、闭环外其他伤病员等五类。医院收治任务,18医院实施精准分类收治,避免不同风险伤病员流线交叉。比赛开始之后,医院抽调名医务人员、名院内专家,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准备了60名市级专家、10名院士给予高水平技术支持。
冰球场馆增配CT、牙椅等设备
李昂表示,医院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场一策”和“一院一策”医疗保障方案。针对每个场馆比赛运动损伤特点,专门配置了包括骨科、口腔科等学科的医务人员。同时在冰球场馆增配了CT、牙椅等设备。结合场馆环境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急救演练,实现了“一场一策”的医疗保障。
为发挥专业学科优势,提供医疗救治能力,医院制定了“一院一策”医疗保障方案。医院医院将1.2万平方米独立病房楼改建为冬奥医疗中心,设置72张病床,配套CT和核磁等设备、手术室、核酸采样、发热门诊。医院腾退了张病床改造成为冬奥专区,医院、医院、医院等调整了院内布局,设置了病房专区,配备了专用CT、核磁等设备,建设了负压杂交手术室,为冬奥医疗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满足赛时24小时紧急救治需求
李昂表示,为加强冬奥村综合诊所建设,北京市建成了平方米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和平方米延庆冬奥村综合诊所,覆盖了急诊、理疗康复、影像、中医、牙科等18个学科,满足比赛开始后每天16个小时基本门诊和24小时紧急救治需求。
目前,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的医疗设备调试已经完成,延庆冬奥村综合诊所的CT、核磁、DR方舱已经调试到位,能够保障赛时门诊、急诊、康复转院等医疗救治工作有序开展。
40名滑雪医生达到国际救援水平
李昂表示,按照全员培训、内外结合原则,北京市加大医疗保障人员冬奥知识、英语水平、滑雪技能等培训。40名滑雪医生都达到了国际救援水平,名医疗保障人员具备了基础急救能力。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建立赛时调血机制,Rh阴性血液能够持续保持在到单位。
他表示,北京市将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全力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医疗救治保障工作,为各国运动员和国际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救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