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文明施工特点
1.1工程概况
本项目包括总长度河道,建设内容包括“控源截污”、“水系沟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初期雨水整治”、“景观打造”、“智慧水务构建”等工程手段,实现黑臭河道的水质改善,打造安全、清洁、健康的水环境。另对部分污水直排河道的村庄进行污水收集、处理。
1.2本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
1.3编制依据
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目标
2.1安全管理方针
本工程的安全生产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2.2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杜绝因工死亡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严格控制工伤事故频率,亿元产值负伤频率不超过0.;
杜绝大型机械设备倒塌、坠落等影响较大的施工机械事故;
杜绝施工火灾事故;
杜绝施工车辆因交通责任事故导致的死亡事故;
不出现职业健康损誉事件;
杜绝因安全生产管理不善导致的政府主管部门通报以及新闻媒体曝光、企业信誉受损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2.3执行标准
国家、现行安全文明施工验评标准;
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现行安全文明施工文件。
3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
为确保在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在管理上我公司组织了严格而完善的管理与生产组织机构体系。以确保职工及周边群众财物的安全,具体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和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3.1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图3.1-1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3.2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图3.2-1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4安全施工管理程序
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来开展,主要分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4.1安全巡视
项目安全组织机构内各负责人,在项目安全总监的领导下开展日常安全巡视工作。各责任人对各自区域内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的工作点要严加检查,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提示,对现场出现的安全违纪应随时查处、上报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4.2安全报告
安全管理责任人按规定填写每天的安全报告报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对当天的安全隐患巡查结果提出统计报表,并分析因素和应采取的措施。在现场无重大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安全工程师编写每月的安全报表报上级主管部门或上级安全工程师。如现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严格按国家和地方规定进行上报。
4.3安全大检查
会同建设方、监理方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对当月提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时督促现场进行整改,并对下一步做好预防措施,并虚心听取建设方和监理方的意见或建议,对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在第一时间消除,保证本工程的施工生产安全。
4.4安全管理控制流程
图4.4-1安全管理程序流程图
5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
5.1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
项目部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将责任落实到人,明确项目成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制定详尽的岗位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职责层层分解,做到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责任到人,确保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施工生产。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如下:
项目主要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见表5.1-1。
表5.1-1主要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
5.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制度
对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经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学习掌握安全内容、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现场施工各阶段安全须知,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安全学习制度
①项目部针对本项目的安全施工特点,分阶段组织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学习,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以便做好现场安全工作。
②项目部每季度一次对职工进行安全消防保卫等综合教育,教育要有书面交底和签字,专业班组在安全工程师的组织下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学习。
③施工班组应针对当天的工作内容进行班前安全教育,通过学习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正确思想,做好签字、记录手续。
④对新设备、新技术应有关技术部门制定安全技术落实规程,对调换工作岗位的职工进行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⑤利用生活区写安全标语、口号、工地板报、挂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强化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生产的声势和气氛,给现场工人一个学习的良好氛围。
(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①根据项目部的施工要求,分阶段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各施工管理人员及安全工程师必须定期对各分包队伍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②项目总工结合工程特点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交底。
③分项工程施工前由责任工程师对班组长进行详细的安全操作技术交底。
④施工作业前班组长对其成员进行安全操作技术宣传和讲解工作,确保在一线作业人员均熟知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4)安全检查制度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条件和特征。按项目部的要求,列出安全检查计划,旨在使入场施工工人提高警惕,增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牢固地树立“安全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大局观念。
①定期安全检查计划
a)定期检查时间:规定每周一次,具体检查时间根据临场状况由项目部领导确定,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b)参加检查人员: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各区域施工管理人员、各专业班组长等。
c)日常检查:原则上由施工管理人员及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带组检查,安全工程师随组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现场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按“三定”原则督促整改。
d)查项和重点:
常规检查项:“三宝”的应用状况,通道口的布置及安全防护状况。安全标志、安全口号的悬挂状况,防火设施、消防设施的状况。
重点查项:配电箱、责任牌的置放及配套状况。基坑临边的防护状况,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状况。由安全工程师做好内业,资料员作出查项记录,汇集成编呈报项目部领导检查。
e)定期安全教育:根据不同的安全教育培训类型分不同教育频次组织安全教育。以班为单位,施工员召集,安全工程师参加、落实,总结通报现场安全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②不定期安全检查
a)对危险区段高处作业、井坑作业、施工现场内任何已发现不安全因素又未落实的,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及班组安全员必须提前进行巡视,对上述工种有加班作业的,应待加班工人上班检查,安全后方可下班或换班。
b)对由季节变化的安全检查着重于防台、防讯、防雷三项,安全工程师应及时了解天气信息,及时发出恶劣天气预警,消除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5)大中型机械设备安装和使用验收制度
项目部现场大中型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必须经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检查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6)持证上岗制度
项目部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进行特种作业。
(7)安全隐患停工制度
安全工程师对施工现场发现严重违纪违章作业或指挥人员、部位,有权作出局部或整体停工指令,对现场检查已整改合格,局部施工条件的可以通知继续施工,对拒不整改的由项目部领导进行处理。
(8)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项目部组织对现场进行检查,对违纪违章拒不整改的按项目部奖罚管理制度进行处罚,处罚的费用奖励给积极落实安全措施和文明施工的个人或班组。
(9)安全会议制度
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安全总监和项目安全工程师应长驻现场,并每周组织一次所有现场施工的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参加的安全会议,每天至少对现场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负责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方案的执行情况把关,负责制定或审核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负责安全资料的整理和管理,确保现场施工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10)安全教育程序和安全活动
图5.2-1安全教育程序图
图5.2-2安全活动图
5.3保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安全生产一般规定
①进入现场作业的工人,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中要坚守工作岗位,严禁窜岗窜位。
②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上岗资质,方可持证上岗。
③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规范地佩戴安全帽,带水作业及临边作业必须规范地佩戴安全带,严禁酒后作业。
④作业人员操作过程中,着装必须整齐,严禁光脚、穿拖鞋、穿布鞋及赤膊上岗。
⑤河道清淤施工前穿戴好防护雨衣雨裤,至少有2名作业人员同时清淤,现场有专人监护。
⑥作业时,应随时注意机械,严禁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应派专人随时观察坑壁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到安全区域,并向管理人员报告。
⑦施工现场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示牌,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的,要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
⑧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进场必须严格验收,经调试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正式使用,严禁带病运转。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单一开关。
⑨现场临时设施布置必须整齐有序,防汛器具必须配制齐全。
(2)防范技术措施
①施工人员必须走安全通道,人工清淤时作业人员需戴防毒面具、系安全防护带、机械设备必须按预定的通道行走,不得擅自变道,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②河道沿线施工时,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在河道二侧设钢管围护栏杆,上一层离地面高度1.2m,下杆离地面0.6m。立杆应打入地下mm至mm,其离边口的距离不少于mm。并悬挂危险标志,夜间开红灯示警。
③设置排水沟,避免地面雨水等进入周边道路和造成环境污染,边坡失稳等隐患。
④加强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管理。项目部机械设备负责人定期对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机械的设置必须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确保其运行和工作场地符合安全条件,机械设备的安装固定必须符合产品规定要求,机械设备的运行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在运行中要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和日常巡查制度。
⑤加强施工作业的安全协调管理。交叉作业时,严格控制作业区域,避免在同一立面上进行上下作业,预防落物、掷物伤害。平行作业时严格控制作业面人数,避免作业面拥挤混乱,预防碰撞伤害。
⑥配电箱、开关箱在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⑦电源线不得破损,有良好的接零保护装置,应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在水泵运行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护管理。
⑧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
a)安全标志:划分安全区域,充分和正确使用安全标志,布置适当的安全标语和标志牌,各种施工机械在显眼处安全操作规程牌。
b)安全防护:在人员通道、机械设备上方都应搭设安全防护棚,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帽带,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布鞋、拖鞋或赤脚,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1固化场地安全文明措施
6.1.1场地平面布置图
图6.1.1-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1.2场地硬化
固化场地使用机械将场地原素土平整夯实后,铺设mm厚的碎石垫层,最后浇筑mm厚C30混凝土进行地面硬化
图6.1.2-1固化场地硬化示意图
运输道路处使用机械将场地平整后,铺设mm厚碎石,并浇筑mm厚的C30混凝土,其他裸漏处用机械整平后,并铺设防尘网。
图6.1.2-2场区道路硬化示意图
6.1.3施工围挡
6.1.4现场大门
固化场地大门采用中建CI统一标准搭建。
图6.1.4-1固化场地大门示意图
6.1.5储泥池围挡
图6.1.5-4储泥池围挡
6.1.6环境卫生
(1)遵守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条例、细则规定。开工前办理对需要办理的有关手续办理齐全,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以及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固化后的淤泥应及时清运,若不满足运输条件,应现场采取覆盖措施,渣土运输车应采用新型环保运输车,顶部应有防遗撒装置。
6.2施工用电安全文明措施
施工现场供电系统严格执行TN-S系统,供电线路采用五芯电缆。可考虑采用一条主干线将电源引至配电房的总电箱(一级配电箱),再采用干线由总电箱引至各分电箱(二级配电箱),然后再引至各用电设备开关箱(三级配电箱),并设置相应的警示灯和照明。
(1)现场照明:照明电线用绝缘子固定,导线不得随时拖拉。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抵于3米,室内距地面不抵于2.4米。
(2)配电箱、开关箱
1)配电箱和开关箱要求安装牢固,便于操作和维修,固定式配电箱和开关箱下皮与地面垂直距离为1.3m~1.5m之间,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下皮与地面垂直距离为0.6m~1.5m,铁皮厚度大于1.5mm,门锁齐备,并有防雨设施。
2)电箱应有防护棚,落地安装的配电箱和开关箱,设置地点应平坦并高出地面,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并留有足够得操作空间。
3)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置在箱体下底面,电源引出线应穿管并-应加设防水弯头。
4)配电箱和开关箱内得导线应绝缘良好,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导线端头采用螺栓连接或压接。
5)具有3个回路以上的配电箱应设总刀闸及分路刀闸。每一分路刀闸不应接2台或2台以上得电气设备,不应供2个或2个以上作业组使用。
6)照明、动力合一的配电箱应分别装设刀闸或开关。配电箱和开关箱内安装的接触器、刀闸、开关等电气设备,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可靠,触头没有严重烧蚀现象。
7)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流动作时间应不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30mAs。
8)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3)电缆敷设:施工现场电缆应采用架空方式,架空电缆应该采用木杆,严禁架设在树上,架空电缆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对部分不能架空电缆采取埋地方式,埋深不得小于mm。
(4)接地接零:接地体采用镀锌扁铁、镀锌角钢或镀锌圆钢,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二组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2.5m,入土深度不小于2.5m,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5)用电管理: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6)注意现场安全用电,除电工外,其他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接电。
6.3基坑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沟槽开挖前应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备,取得开挖申请许可证,通知管线权属单位对此开挖部位进行管线交底,并对已知管线进行机械配合人工开挖,找出管线深度和走向,做出标记,再组织大面积开挖。对于煤气、天然气管线或军用光缆,采用人工开挖。挖土过程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基坑边悬挂动土作业告知牌
图6.3-1动土作业告知牌
(2)挖土时要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发现槽边有裂缝或倾坍的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3)人工开挖深度超过1.2米后,开挖区域应安排专职巡视看护人员,机械开挖时,应该安排设备看护人员,防止挖机回转盲区伤人。前后操作人员间距应小于2~3m,堆土要1.5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m。
(4)每天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他物件堆地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
(5)沟槽四周必须设置1.5m高的防护栏杆或采用制式围栏,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钢管爬梯或成品爬梯。上下爬梯侧边必须加设两道以上的防护栏杆,严禁翻越栏杆。上下沟槽,必须通过爬梯上下。
图6.3-2沟槽上下爬梯设置
图6.3-3沟槽四周采取临边措施
图6.3.4沟槽四周可采用制式围栏
(6)沟槽开挖时,挖土机械严禁碾压、碰撞支撑。支撑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不得将挖土机履带与掏空的沟槽距离2m范围内停、驶。运土车辆不得靠近沟槽平行行驶,防止塌方翻车。
(7)支撑安装与挖土同时进行,必须特别注意安全。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回转半径内,挖土机与吊车停放位置应尽量避免把杆回转半径相交错。
(8)支撑等长构件起吊时必须加强指挥,避免因惯性等原因发生碰撞事故。
(9)为保证道路整洁,本工程开挖土方对道路宽度满足条件的可堆放在基坑2m外,堆放高度不得大于1.5m,对不满足条件的道路土方全部采取外运至土地山消纳场,其中最长路线约为22Km。
6.4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场地设置封闭围挡,高度2.0m,采用警示色标明(红白相隔)。
(2)施工现场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佩戴上岗证(工人的上岗证和管理人员胸卡等)。
(3)临时办公生活区,管理人员和工人分开设置,办公室墙壁上应悬挂安全责任牌,安全保证体系图,劳资纠纷处理程序图,安全消防文明施工领导小组成员牌,项目组织机构图,质量保证体系图,企业质量方针及目标牌,企业精神牌,防台防汛领导小组成员牌等。办公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办公用品整齐堆放。
(4)施工现场悬挂警示牌、大幅宣传标语及宣传画。
图6.4-4现场警示牌及宣传画
(5)淤泥废料必须做到工完场清,物尽其用。应有防尘防漏措施,河道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
(6)现场施工执行“工完场清”、“谁施工,谁清理”制度,施工完毕及时清理余料、垃圾,禁止随意丢弃,垃圾采用移动式密封垃圾桶存放、吊运,严禁临空抛洒,保持文明、整洁的安全作业环境。
(7)进入现场的材料、配件、设备都要按布置的具体位置整齐堆放。配件按规格分类,上架堆放整齐;管道按规格上架一头齐堆放;设备按大小靠边堆放整齐并挂牌标示名称、品种、规格等,钢筋、模板原材及半成品堆放时底部采用木方垫衬,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分类存放。
(8)现场材料运输要及时卸货,并按规定堆放整齐,运输途中如有散落,派专人打扫。材料排列存放,成品半成品按规格堆放整齐。
(9)施工机械进场安装好后,小型机具安装试运转合格后使用,垂直运输设备由公司安监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并留好记录,对需要进行备案的在办理完成后方可使用。
(10)做好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闲置不需要的机械设备立即保养并清理施工现场。
6.5机械设备文明施工措施
(1)各类安全(包括制动)装置的防护罩、盖齐全可靠。
(2)机械与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应按规定保持距离。
(3)作业时,机械停放应稳固,臂杆幅度指示器应灵敏可靠。
(4)电缆线应绝缘良好,不得有接头,不得乱拖乱拉。
(5)各类机械应持技术性能牌和上岗操作牌。
(6)必须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和作业运转中进行维修。
(7)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6.6施工临时占道交通导行文明措施
6.6.1施工部署
(1)布置原则
1)在占道施工期间交通导行方案必须周密考虑各种因素,满足社会交通流量,保证高峰期的要求,选取最佳方案并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2)交通导行方案要有利于施工组织和管理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且使施工对人民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3)交通导行应纳入施工现场管理,交通导行应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设计交通导行方案。
4)交通导行图应与现场平面布置协调一致。
(2)占道方案实施
依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勘查情况编制施工占道导行方案。所有车辆及行人通过现场设置的导行路线行驶,保证交通畅通,待污水管线施工完毕后,对道路进行回填,修复,待达到相应强度后,开放交通。
工程施工前将临时占道方案包括占用时间、占道位置、占道范围上报市政工程主管行政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准后按照获准的占用时间、占道位置、占道范围实施。
(3)施工占道导行流
图6.6.1-1交通导行示意图
对于施工中遇到占用半幅道路的,应在施工作业区分部分设置: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
警告区:警告区长度不小于0m,警告区设置前方施工标志、车辆改道标志、限制速度标志、车辆慢行标志等,相邻标志的间距不得超过m,通常50m至m,最后一个标志与上游过渡区的第一个渠化装置(锥形标)间距不得小于1m。
缓冲区:缓冲区长度最少为50m。施工导行起点处设置高功率防眩目照明灯夜间开启。
作业区:作业区的长度根据养护作业或施工的需要而定,计划封闭段长度为20m,封闭区两边留10m缓冲区。用锥形标与车道隔离的间距为3-5m。锥形标应粘贴反光膜,使之夜间形成一条光带引导车辆行驶,若锥桶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添补。
终止区:终止区长度不得小于30m在终止区的末端应设置恢复正常交通标志。
为了便于司机辩认加长安全视距,前方施工标志采用有图有文的施工警告标志,车道变窄标志采用车辆绕行的矩形标志,止路标志采用矩形导向标志。
首先须在来车方向提前0m处、m处、50m处、起点处和恢复原道路行驶处,分别设置“前方施工”“向左改道”“车辆慢行”“道路封闭”“向左改道”“向右改道”等交通标志。
1)在施工封闭区位置前0m车辆来向方向的道路右侧设置“前方施工1km”标志,提醒车辆注意车辆行驶安全。
2)在施工封闭区位置前m车辆来向方向的道路右侧设置“前方施工m”标志,提醒车辆注意车辆行驶安全。
3)在施工封闭区位置前50m车辆来向方向的道路右侧分别设置“向左改道”和“向右改道”标志,提醒车辆向左侧并道行驶。
4)在施工封闭区位置前10m车辆来向方向的道路右侧设置“道路封闭”标志,再次提醒车辆注意车辆行驶安全。
5)在施工缓冲区起点位置设置“车辆慢行”标志,再次提醒车辆减速慢行。同时摆放锥筒和分别设置“向左行驶”和“向右改道”箭头,再次提醒车辆向左并道行驶。在端头反光指向标志上安装爆闪灯,锥筒斜线布置,且必须保证通视良好。
6)在施工段双向终点位置后50m车辆来向方向的道路右侧设置“解除限速30公里”标志,提示车辆已驶出本工程施工区域。
7)项目部处于更好的保证行驶车辆和施工活动的安全性,除了设置上述的安全设施外,我们在施工区域的前方m两侧都树立了具有指引和警示作用的彩色旗帜。
6.6.2准备情况
(1)人员配备情况
根据施工要求,设置了交通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交通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执行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文明施工,树立交通意识、环境意识,严格执行有关交通管理的审查、审批程序,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交通管理。负责施工安全标志、设施的设置,通过合同约定并监督各施工队的具体落实;设置工程施工安全设施;确保工程施工作业人员、设备的安全。
(2)物资配备情况
按照该方案要求已经配备了施工所需的各种标志牌、反光背心、锥形桶、水马以及一定量的宣传标语等物品,最大程度上保证安全施工。
表6.6.2-1交通设施表
6.6.3交通导行措施
(1)交通维护保证措施
1)施工中积极与交通管理部门协调配合严格按批准的路段、范围和夜间施工并设专人现场疏导通告车辆。
2)按施工组织设计设置围挡严格控制临时占路范围和时间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
3)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临时交通导行标志、设置路障、隔离设施。
4)配置现场交通设施管理维护人员,保证设施有效维护使用。
(2)交通安全措施
1)现场安全组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交通安全监督小组,对施工区域进行监督巡查,检查现场交通导行的落实,保证施工区域内的交通安全。设具体责任人、交通协理员落实实施。
2)具体保证措施
①严格按照交管部门批复的交通导行方案执行,按规定的路段、路线进行导行。施工区域用围挡与外界隔离,在围挡及支架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所有隔离设施贴反光条,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②合理安排施工车辆的进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减少施工车辆对社会交通的影响。并教育施工车辆驾驶员严格按照交管部门指定的路线文明驾驶,服从交警的指挥。
③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相关人员及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交通法规意识,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
④施工现场的安全负责人员及交通疏导小组全天盯岗并服从交警的统一指挥。
⑤凡在道路上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并与项目部签订的交通安全协议,否则一律不允许在道路上施工,发现未受过交通安全教育和未签订交通安全协议的人员,项目部要坚决停止其工作,凡不听劝阻或私自进入道路内从事作业的人员,项目部要对其进行教育并对所在班组负责人进行批评、处罚。
⑥在夜间进行施工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反光背心,用锥筒或围档进行隔离或封闭,并设置路障,专人指挥车辆。
⑦在道路上施工的所有人员要听从项目部交通安全负责人的指挥,不能自以为是,要遵守纪律、做到令行禁止。
⑧道路内进行施工作业前,项目部要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征得交通部门同意后,请交通管理部门派专人协助交通管理工作。
⑨交通协管员要服从交通安全员的命令,按国标及交通导行方案的要求配齐各种交通标志、标牌等设施,并在交通安全员的指挥下摆放各种设施。
⑩交通协管员要监守本岗位工作,不得做与本岗位无关的其它事情,要集中精力做好协管工作,如有特殊事情需要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要先向交通安全请假,待批准和接替人员到岗后,方可离开岗位。
协管员要服从交通民警的工作指挥,发生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
合理安排各工程机械设备、车辆等的行走路线,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要求人员进行24小时疏导、巡视、清扫路面工作。施工期间将加大对现场洒水力度,避免扬尘给过往车辆造成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将定期对现场交通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如发现有损坏和丢失的将立即更换和补充。同时由项目经理组织成立巡查队负责巡视施工段通车区域,发现情况将立即上报。
施工区域围挡外围串挂警示灯,警示灯设置在作业区周围的锥筒处。要求必须能反映出作业的轮廓,设置高度离地面1.5m,不低于1m。能发出m外清晰可见的连续、闪烁或旋转的红光。提示行人及行车,确保行车安全。
施工期间遇到恶劣天气或其他不利于施工情况时,需暂停施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用于交通导行的各种交通标志,要保证其表面清洁,具有夜间指标作用反光膜表面要经常进行擦洗、防止被污染,泥浆封严,保证其警示功能齐全,交通设施损坏的要及时修复。
当班施工完毕或工程施工结束,应及时撤除机械设备、设施,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清,不留后患,及时恢复交通。
(3)道路发生紧急堵车时的应急措施
因施工造成道路狭窄,可能会因车辆的故障抛锚、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在施工区内车辆通行不畅、堵车现象的发生,为此我部制订如下应急措施:
1)设置交通告示牌,对故障车辆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加快清障工作,缩短对改移道路的影响时间;设置交通警示牌,告知行人、非机动车及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2)发生交通事故后及时通知交警和施救部门,并做好相关的配合,必要时提供车辆、设备的援助。
3)发生事故后,及时协助做好现场的交通维护和交通指挥,防止发生更严重的堵车现象的发生。
7应急救援预案
7.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发生事故时应遵循“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
7.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图7.2-1应急工作流程
7.3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项目部成立义务应急小组,由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保卫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等。
图7.3-1成立应急小组
表7.3-1应急小组分工
①抢险救援组:主要负责人由生产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工程部及分包单位负责人及工人组成。
职责:组织实施抢先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②安全保卫组:主要负责人由安全主管担任,成员由项目工程部安全部组成。
职责: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负责现场车辆疏通,负责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③后勤保障部:成员由项目综合部组成。
职责:负责检查监督落实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数量: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负责后期协调工作,演练完毕清点人员回收物资。
④医疗救护组:成员由项目综合部组商务部门成。
职责: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简单包扎救护工作。
⑤通讯联络组:成员由项目部工程部及分包单位组成。
职责:在事故灾害发生后通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接通临时电话,及时掌握事故情况,保持与急救、公安、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通讯联络正常。
7.4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层级管理
依据安全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级。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分级响应条件时,事故单位应按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相应级别响应,开展应急行动,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图7.4-1响应等级划分
(2)应急响应管理流程
应急响应管理流程流程图应在项目部、分包单位办公区、生活区及作业区显著位置公示,不得遮挡、覆盖。
图7.4-2应急响应流程
Ⅲ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汇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30min内上报至分公司、总部、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并按要求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Ⅱ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汇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30min内上报至分公司、总部、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并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Ⅰ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汇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30min内上报至分公司、总部、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并逐级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规定2小时内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3)报告与救援
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以后,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必须在事故发生1小时立即报告到分公司、事业部和安监部门,汇报事故发生时间、准确位置、事故性质、死伤人数、事故采取的措施及其它有关情况。发生人员伤亡及时组织抢救,并拨打、,用白灰标识移动人员的位置。
事故发生后先电话报告,然后报事故快报表。在事故发生30日内及时补报新的伤亡情况。(生产单位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
(4)警戒与治安
安全保卫小组应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5)人群疏散与安置
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人员就近安置。
(6)公共关系
项目部办公室为项目部各信息收集和发布的组织机构,人员包括,办公室届时将起到项目部的煤体的作用,对事故的处理、控制、进展、升级等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并对事故轻重情况进行汇报,由总部、公司统一口径对外发布信息。
(7)生产恢复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按上级部门对事故性质的认定,督促相关事项的执行情况,并按公司有关规定对事故人进行公司内部处理;在事故发生场所按有关要求进行整改并获有关上级部门及公司调查处理小组复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
伤亡事故发生后,对因工负伤的职工和死者家属,要严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善后安抚处理工作。
7.5应急物资储备
(1)主要应急物资储备计划
表7.5-1主要应急物资储备
(2)急救工具用具:医药箱(内备:止血绷带、急救药品等)
7.6应急救援电话及路线
项目部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负责。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
(1)对外应急求救
公安警力求救;
火警支援求救;
医疗急救求救;
(2)施工人员应都保留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救援期间,救援车辆及救援物资由技术负责人统一调度,固定救援专用车辆。
(3)制定和组织实施救援预案,开展安全防护宣传教育,落实险情、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4)施工发生后,医院进行抢救。
7.7应急演练
7.7.1应急培训
(1)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同时对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进行每年不少于两次培训。
(2)培训内容: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自救与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安全心理学。
7.7.2应急演练
项目分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模拟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并及时总结演练情况,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