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从卫生健康变化看博山区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4月15日,《人口健康报》整版报道博山区卫生健康事业

医共体建设入选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在淄博市率先启动建设58个村卫生室健康服务点、86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实现“村卫生室服务”全覆盖,连续两年孕产妇死亡率为“零”……

这只是淄博博山卫生健康系统近年取得的众多成绩的一部分。如今,博山区卫生健康事业加速发展,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结构持续改善、质量快速提升,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小康路上,博山群众有了更好的“医”靠。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区全系统充分发扬焦裕禄故乡政治优势、弘扬传承焦裕禄精神,打造‘红细胞’党建品牌,发挥党建引领,让‘红细胞’党建护航卫生健康事业行稳致远。”博山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岳玲说。

坚持筑底强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博山多山,不少村庄依山而建,池上镇聂家峪村就是其中之一。

聂家峪村东西长1公里,户籍人口不足人,与看病有关的种种困难,曾经困扰着这里的群众——村里以老人居多,他们想要想解决头疼脑热等基本就医需求,只能起早摸黑翻山越岭到池上镇中心卫生院,短短的七八公里往返需要几个小时。村里能有一个卫生室是聂家峪村人多年的期盼。岳玲表示,与聂家峪情况相似的村,在博山区还有一些。

△岳玲(右)与驻地爱心企业为贫困村空白村健康服务点送上“健康扶贫爱心药品专柜”

现在,聂家峪村群众的期望变成了现实——本着因地制宜、满足需求的原则,博山区卫生健康局在村里建起了“健康服务点”,池上中心卫生院专门安排村医每周定期到这里巡诊。

“村里的健康服务点配备了必要的诊疗设备,里面的健康扶贫爱心药品专柜配备了常用药品。”池上镇党委书记任鸿星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群众基本就医可靠又方便。黄长富是池上中心卫生院派驻聂家峪的村医,他告诉记者,健康扶贫爱心药品专柜钥匙他有一把,村“两委”有一把,遇上自己不在村时,群众可以打电话咨询,然后找村委会工作人员后拿到药,安全又方便。

记者了解到,聂家峪村健康服务点除了必要的医药、诊疗设备之外,还有健康素养宣传角,里面配备了相当齐全的健康素养宣传品。如今这一健康服务点已经融入村里的旅游规划,醒目的设计、实用的配备成了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景点。而当地在建设健康服务点中坚持的“把基本公卫服务做成品牌”的理念,也让健康服务点成了村里的一张“名片”。

如今,博山区已经建设58个村卫生室健康服务点,86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实现村卫生室服务全覆盖,为27处贫困村空白村健康服务点免费配备了“健康扶贫爱心药品专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基层卫生机构一样能解决大问题

在这里,除了心脏支架手术、开颅手术等大手术,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都能解决,不用走出乡镇就能把病治好——这里,就是位于博山区南部山区的源泉中心卫生院,这所卫生院的“领头雁”,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源泉中心卫生院院长亓庆良。

△亓庆良与长寿山医养健康园老人在一起

“年9月,亓庆良刚上任时,卫生院总共只有10个床位,固定资产不足40万元,最少的一天只收入一角八分钱,而外欠药款则有50多万元,是博山区最差的乡镇卫生院。”岳玲告诉记者,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发展,源泉中心卫生院现已成为全医院、淄博市综合服务能力最强的乡镇卫生院,更成为全国乡镇卫生院的一面旗帜。而亓庆良救治过数以万计的病人,主刀手术万例无差错,最多的一天做了12台手术,最长的手术达14小时,用精致的手术刀传递人间大爱。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医联体建设,现在的源泉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范围辐射周边六个乡镇近20万人——在博山区卫生健康局的推动下,该卫生院作为博山区南部山区医共体牵头单位,中医康复、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微创外科、远程会诊、急诊急救、血液透析、健康体检8大健康诊疗中心已成规模,有了推进分级诊疗的“硬拳头”、服务好山区群众的“金刚钻”;同时通过对南部山区6家卫生院进行“六统一”管理以及辖区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健康服务的兜底网,真正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博山多山,地图上的路,总是弯弯绕绕,这给当地急救工作开展带来了不便——从城区到源泉镇往返要一个多小时,从镇里出发到偏远的村又要一个多小时,这对分秒必争的急救工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老百姓看病就医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正如亓庆良所说,去年5月,源泉中心卫生院急救站启动运行。

“山区群众院前急救的路程被缩短一半、急诊出诊时间大幅缩减,医疗急救能力不断加强,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打通山区急诊急救‘最后一公里’,山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亓庆良说,开诊以来,出诊多次,为接诊患者减少了痛苦,为生命垂危者争取了黄金抢救时间。

“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亓庆良这样评价自己走过的路。源泉中心卫生院地处农村,周边农村有很多无儿无女无保障的五保户,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医治,生活得不到保障。基于此,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年底规划了占地60亩,建筑平米设置床位张,投资1.6亿元的源泉长寿山医养健康园项目,博山区10个镇办养老院的名五保老人全部集中供养。随后,又建起了老年人医养健康园从去年7月开始为名特殊困难失能人员提供居家照护服务,康养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今年,源泉中心卫生院还将投资万元,开工建设建筑面积平方米,设置床位张的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重症精神病人集中供养。

助力乡村振兴,“健康专线”上驶来“健康大巴”

博山山多,两山之间是“峪”。

一条峪绵延几公里,往往有几个村庄。山路十八弯,出行是难题。池上中心卫生院院长周建国对出行不便给群众的困扰印象格外深刻。

“池上镇位置偏远,面积占博山区的三分之一左右。特殊的地理环境,让不少人囿于一方天地缺少与外界交流。最重要的是健康意识淡薄,小病拖成大病、慢病得不到救治的情况时有发生。”周建国说,针对池上镇地处偏远、村居分散的现状,他们免费开通“健康专线”、定期发出“健康大巴”,周一到周六每天一条专线,实现辖区44个行政村全覆盖。

△健康大巴

作为直达村口的健康大巴,切实打通了山区村民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满足了山区群众多元化的健康就诊需求,贫困群众、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持健康一卡通免费乘车,除了到卫生院就医取药,还可以外出购物、走亲访友。

“因车而康、因车而‘活’。”池上镇泉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圣霞这样评价健康大巴。健康大巴上除了有健康知识、健康扶贫惠民政策明白纸之外,还播放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知识视频,让乘客边坐车边学习,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惠民政策、健康知识知晓率。此外,健康大巴上还配备了急救箱等设备,有家庭医生随车,在乘车过程中为乘客提供健康咨询、提前预约挂号。

“除了日常出行更方便,也为群众脱贫致富增加了一道健康保障,让群众都能便捷地看上病、拿上药。”吴圣霞告诉记者,泉子村现在以老年人为主,虽说“蜗居”山沟10多年未曾外出的人只是个例,但一年到头出村只有一两次的大有人在。健康大巴最大程度地让群众了解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增强了群众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让群众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发生变化,健康水平以及对健康服务的满意度、获得感日益提高。

“医教结合”探索,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去年9月22日,博山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整体启用运行。这一院区按照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标准建设和配备设备,设置床位数张。该院区的使用,标志着博山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这里有国内第四代级集保健、康复、医疗为一体的儿童保健“情景大运动训练厅”,开展医疗与教育的有机融合。这一训练厅的使用,切切实实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就医体验。

△博山区妇幼保健院

通过设置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围产保健部三大部,博山区妇幼保健院把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发展方向、构建人机功效和谐的现代化医疗环境变成了现实。“将妇女儿童需要的门诊医生、门诊治疗、配套检査等不同部门的工作整合到一个特定的区域,使患者不用到处寻找特定检查或治疗,而在属于这个特定区域内就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医生的角度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划分和医技集中体制,走向智慧化服务与管理模式。”该医院负责人表示。

微笑与欢声是如今博山区妇幼保健院的常态。微笑来自每一位医护人员,欢声来自每一位患儿与家长。在这里,通过探索“医教结合”模式,增加了主动训练、系统性生物反馈和情景式训练等国际上最先进的康复训练技术和设施,能让儿童在情景化、生活化兴趣中完成符合医学标准的康复治疗项目,达到心、智、体健康成长的最佳状态。

“医院门就哭闹,在这里却能全神贯注配合治疗。”一位患儿家长告诉记者,医教结合以往只在新闻里看过,没想到自己身边也有了。

坚持守正创新,中医药独特优势充分发挥

去年,博山区“两会”期间,委员、代表们收到了“中药抗疫健康香囊”余个;端午节期间,全区贫困家庭收到了“中药抗疫健康香囊”近00个;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干预,累计为1.2万多人次提供中医药方剂助力抗击疫情……

△中药健康香囊

如今在博山区,中医药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该区岜山中医药旅游基地、岜山集团有限公司中医药文化馆分别被公布为首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获评第二批全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医院建立国家级名中医工作站——“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吴中朝工作室”,全区13处国医堂通过“扁鹊国医堂”评审,在中医药诊疗技能大比武中1人获得“博山大工匠”称号、2人获得“博山工匠”称号,17人被评为市级以上各类名中医。

在博山城郊夏家庄卫生院新址,门诊楼的“黄金地段”,被中医药相关科室占据着;楼外宣传栏上,中医药文化占据着“C”位;就连绿化植物,也是长得整整齐齐的中草药。夏家庄卫生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卫生院中医药诊疗服务、养生保健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去年年底开园的医养健康园更是受到了广大群众是高度评价。

△夏家庄卫生院中医药文化墙

记者了解到,这位工作人员说的医养健康园,依托于夏家庄卫生院建设,集“养老、助残、医疗、康复”于一体,通过坚持“养老与中医养生、养老与医疗相结合”,在当地构建起来“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体系。在该园记者看到,通过先进的硬件设施和标准化、专业化的养护服务团队,以及合理设置的康复护理、运动健身、文化娱乐、餐饮休憩等场所和设施,能为全失能、半失能、自理老人提供全方位日常生活照护、全时段医疗监护、急、慢病诊疗、中医养生、失能与半失能专业康复、心理干预与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24小时一体化无缝衔接的防、医、康、养、护、娱健康养老服务。

筑牢“三个同心圆”,“红细胞”党建护航卫生健康事业行稳致远

“老姐姐,你还好吧?家里还有菜吃吗?”“局长你就放心吧,家里还有点。”……这是去年2月15日,岳玲和该区八陡镇阁子前村岳莲英老人的通话。

△一次特殊的党组会,一车直达贫困户家中的新鲜蔬菜

岳玲与岳莲英建立挂包关系已经五年多了,期间岳玲从未间断走访慰问,两人早就如同亲人。从老人“还有点”的话语中,岳玲已经“听”出老人年货短缺了。当天下午,她就自费购买了三兜新鲜蔬菜送到了岳莲英以及该村她常年挂包的计生特殊家庭家里。随后,2月17日,鉴于卫生健康局各党组成员都在防控一线、集中隔离点等岗位上各自忙碌,岳玲利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平台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党组会,讨论决定由全区卫生健康系统76名帮扶干部自费为挂包的6个村贫困户购买新鲜蔬菜。当天,一整车满载爱心的新鲜蔬菜便送到了户贫困户家中……

△火线入党的吴海燕

△“三条腿”最美院长孙静

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吴海燕作为我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于去年2月5日在援鄂期间于“前线”火速入党。“我只是焦裕禄故乡一个援鄂战场上的普通女兵,我要弘扬焦裕禄精神,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吴海燕说。博山区开发区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孙静,疫情防控期间左脚跟骨骨折后没有休息一天,拄着双拐,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被领导、同事称之为“三条腿”最美院长。还有“疫情不止我不休”,奋战48个日夜,圆满完成对密切接触者及确诊病人转阴后的集中隔离工作的博山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赵相臣;在最初防护措施极度有限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独自承担密切接触者转运任务,关键时刻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防疫人的责任和担当的夏家庄卫生院普通党员安军……类似这样的发挥党组织、党员先锋模范与堡垒作用,立足岗位职责、把关爱送到群众身边、为群众雪中送炭的暖心事,在博山区卫生健康系统数不胜数。记者了解到,博山区卫生健康系统积极发扬焦裕禄故乡政治优势、弘扬传承焦裕禄精神,学好用足身边榜样,始终筑牢思想统一、阵地统一、行动统一“三个同心圆”,打造卫生健康系统“红细胞”党建品牌,开展“担当有我,落实看我”工作落实年,让“红细胞”党建护航卫生健康事业行稳致远。

工作中,博山区卫生健康局党组通过以强烈的政治力形成提振群系统精神,以强劲的执行力凝聚攻坚克难新合力,以强效的落实力提振精神、攻坚克难、走到前列,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树牢了担当作为、狠抓落实、赶学比超的工作理念。以建好、用好、管好活动场所为着力点,推进党建工作阵地规范建设。全区卫生健康系统18个党支部,实现阵地建设“三统一”,即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模板修建党员活动室和党性体检站,做到硬件配置齐全、场所功能完备、标牌设置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让系统每一名党员都能定期对照检视问题,随时进行“政治”体检,及时补足精神之“钙”。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培训、交流,全方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对标先进。全系统以争创五星级支部为抓手,结合行业实际,组织全系统开展“学党史、知敬畏、守规矩”灯塔在线测试答题,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参与率达%,区卫生健康局机关党支部被评定为五星党支部。(宋吉男任一崔明)

原标题:《从卫生健康变化看博山区便民惠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