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标兵班组
急诊抢救室
上海交通大医院急诊抢救室,每年平均接诊救护车辆,救治病人人次,抢救危重患者人次,抢救成功率97.14%。医院救治危重病人的首要阵地,时时刻刻演绎着再续生命的奇迹。
优化流程,防控疫情
作为临床最前线,医院疫情防控“第一站”的工作职责。
他们负责规范预检分诊流程,严格落实预检分诊要求,在分诊时严格对疫情风险地区往来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严格把关;落实陪护管理,引导家属登记个人信息,完善相应核酸检测,定时监测陪护人员体温变化,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陪护需求。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为了优化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减少院内感染风险,急诊抢救室医护人员承担危重患者核酸采样工作,迄今完成3万余人次检验。
在承担院内忙碌工作的同时,急诊抢救室医护人员多次参加“进博会”、“花博会”、院内外“新冠疫苗接种”等活动的急救保障工作,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助力。
救死扶伤,快速专业
急诊抢救室根据科室重点病种,突出综合性急救和危重症急救两大特色,不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建立了专病特色化救治平台。
在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致命性药物中毒、急性心肌梗死伴发严重致死性心律失常、重症哮喘、夹层动脉瘤、急性脑卒中、社区群发一氧化碳中毒、高空坠落伤等致命疾病患者的成功救治上成绩突出;及时有效地为因心肌梗死造成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做心肺复苏,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在大面积创伤及严重车祸伤等意外事故的抢救中也有自己的专业特色。
服务专科,创建特色
医院作为国内最早成立胸痛医院之一,依托院前-急救、创伤-ICU-各专科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及信息化分诊系统的逐步完善,使得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主动脉夹层等重危患者的病人能够在黄金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治,充分保障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我院急诊“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
与此同时,急诊抢救室在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与心胸内、外科,神经内、外科等科室进行有效联合,使不少患者及时获得了最佳的专业救治。在与各专科的合作过程中,抢救室逐渐创建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胸痛”、“复杂危重多发伤”和“高危孕产妇”的诊疗特色,并将临床和科研紧密结合,使得特色得以可持续发展。
在相对高压的工作环境之下,抢救室医护人员间形成了和谐密切的关系和工作默契。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的急救模式,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救治效果和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使得医护间的沟通和合作更为快捷而高效能。
争分夺秒,
挽救生命。
与“死神”赛跑,
急诊抢救室永远在路上!
原标题:《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走近年度“服务标兵班组”急诊抢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