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下急诊科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二月二日下午四时,医院急诊内科医护人员在病房里忙碌着。本报记者王姿颐摄

2月2日,医院急诊医学科门前,患者及医院。本报记者杨静摄

2月2日上午,医院急诊产科诊室外,医护人员刚刚接诊一名孕妇。本报记者王姿颐摄

2月2日,医院急诊科抢救室里,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工作。据了解,因疫情防控要求,留观输液患儿及陪护家长需出具本院7日内新冠核酸检测结果方可入内。本报记者杨静摄

急诊科,一个永不熄灯、24小时有人坚守的地方;急诊科,病患数量最多,病种最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

这里生离死别天天上演,起死回生时时重现,但是急诊室里一直弥漫着感人至深的温暖。只因这里有一个群体,他们与时间赛跑,不顾个人安危,为生命摆渡。

疫情之下,这群可爱的白衣天使依然坚守岗位。他们在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为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与时间赛跑

全体人员一直咬紧牙关,坚守阵地

医院的生命通道和窗口,更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即便有暴露的风险,当病人来了,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也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进行急救。

2月2日下午2时,一位因外伤致昏迷的患者被送到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杨雅楠放下饭碗,和同事们立马冲上去,给患者吸氧、连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评估病情和生命体征,一系列动作在几分钟内完成。接着,护士采集静脉血、动脉血用于化验、分析;医生们对患者开放伤进行固定、包扎,等等。

2月2日下午3时,一位63岁患者因手指被石头砸到、碾断,被紧急从商洛送到医院急诊科。刚刚来接班的曹心浩和同事们立即冲上去先对患者进行开放伤口处理,同步进行新冠肺炎血清抗体和胸部CT检测并迅速通知相关科室医生前来会诊。

……

疫情之下,急诊科更加忙碌,还面临着更大压力。没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没有发热症状的急症病人都可以自由出入急诊,这其中不排除存在普通急诊内科的上感、发热患者,还可能有因恐惧疫情隐瞒发热病史、服用退热药后到急诊就诊的患者……这些不仅会使急诊工作量加大,也使接诊医护人员及分诊人员的感染风险加大。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余斌说,这就像是在蒙着眼睛打仗。急诊科医护人员要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新冠肺炎风险的筛查上,而且每天都穿着防护服,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这些也都要戴齐全。面对高强度工作量,急诊科全体人员也一直咬紧牙关,坚守阵地。

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王彦*说,急诊科来的病人个个都着急。每天病源非常大,抢救间的工作也非常忙,毕竟是急诊,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来急诊的病人有重的,也有轻的;有急的,也有缓的;有生命垂危的,也有状况不错的。干急诊的人要具备火眼金睛,第一时间识别出哪些是濒临险境的,哪些是风险不大的病人,在对病人进行分级救治的同时也要根据紧急程度进行不同方式的风险管控。

何雷是医院急诊医学科的一名护士,年3月,学医出身的他在疫情防控持续吃紧的情况下,主动请缨从后勤岗转为护理岗。在疫情防控下的急诊科工作近一年中,他有太多的感触,也更加坚定了坚守一线的决心。

何雷说,看着大家每天在防护服下被汗水浸湿衣服,护目镜里蒙着雾气也不能擦,因为防护服穿脱不便,厕所也上不了。就这样的坚持,没有一位医护人员有怨言。患者因为发热需要隔离而表达不满时,医护人员耐心解释沟通;患者情况不明需要立即治疗时,医护人员二话不说走进隔离病房;孤寡老人送医治疗没人照看时,医护人员顶着繁重的工作当起护工……他坦言,要说不害怕是假的,也曾遇到过疑似的发热患者,大家就是在刀尖上滚着,但是治病救人是医者的天职,害怕也不能退缩。

临近春节,医院急诊医学科已经做好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单独的新冠肺炎发热门诊已建成,隔离病房也已预留出来。此外,医院医工科已经在急诊建立了新冠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储备库,充分储备物资,确保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安全。

为生命保驾护航

先救命后查因

2月2日下午4时,医院急诊内科的医护人员正在进行交接班,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当值医生要把病人的详细情况交接给下一班医生,接诊过程中,医护人员除了保护好病人,还要做好自我防护,用一以贯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病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在目前情况下,出于安全考虑,发热病人无法直接进入急诊内科抢救室。当分诊台接到体温在37.3摄氏度以上的危重病人时,急诊内科会启动相应工作流程,医护人员会穿好防护服同病人一起进入发热门诊,在发热门诊区域内去救治发热病人,而在没有疫情发生的时候,这种救治一般都是在抢救室内完成的。对病人来说,他们接受的是同样的救治,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工作环节明显增多。

医院急诊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丹平介绍,急诊内科医护人员要穿好隔离衣、防护服,戴护目镜,甚至还需要戴上面屏,做好防护工作后进入发热门诊,之后再等待病人的核酸检测结果。整个过程对病人的救治虽都按常规进行,但流程中会有其他环节为救治增加难度。比如最常见的听诊器问题,穿上防护服之后,普通的听诊器是无法使用的。为此发热门诊已经配备了电子听诊器,实现“云听诊”。医生要先戴上电子听诊器的耳麦之后再穿防护服,穿好防护服后,再用电子听诊器上另外一个分离的听诊器为病人检查。

那么面对不发热的患者,急诊科抢救室目前又是如何接诊的呢?据了解,除了医护人员充分做好自身防护,所有进抢救室的病人都要戴口罩,病人在做常规医疗检查外,肺部CT、血常规、核酸检测也是所有进入抢救室的病人都要接受的三个检查项目。

今年春节,医院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还会开启发热抢救室,发热病人会进入隔离病房接受救治。急诊科医生跟着病人移动,这是与以往最大的不同。这种做法相当于增加了急诊科的治疗区域,基于此,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值班班次也将更多更频繁。

急诊科的工作节奏紧张、强度大,刘丹平直言,急诊科的工作一般都是“先救命后查因,先开枪后瞄准”。往年春节期间,饮酒过量导致的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消化道出血病人并不少见。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节日期间的情绪波动及饮食变化也容易诱发脑梗、脑出血等。

在急诊科,病人病情危、重、急三种表现并不一定同时出现,有时病人的反应激烈,但是情况并不一定有多危险,有时病人表面看着没有太大问题,反而情况很危险,这都需要医生查体之后再确定。有时送来急诊科的昏迷病人,来了之后就处于一种低氧状态,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呼吸停止。面对这种情况,急诊科的治疗思路是保命第一,比如呼吸不好就立马插氧气管,心律失常就做电除颤。在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再去分析这个病人的基础问题,这就是急诊科和专科不同的地方。

防疫救治两不误

“人生第一站”的守护

2月2日上午10时,医院妇产科急诊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当中,查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