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景区突发山洪,医生徒步逆行救人,背急救箱
TUhjnbcbe - 2023/1/14 20:04:00

近日,暴雨突袭陕西汉中,

汉水源森林公园发起山洪。

在别人避之唯恐不及时,

一位医生背着药箱逆行的身影,

感动了很多人……

原来,8月1日中午,

一名女游客在公园内不慎跌倒骨折,

被困山中又遇上暴雨山洪。

接到求医院的医护人员,

冲刺在风雨里,徒步上山展开营救。

迎面冲来湍急的水流,

背着的急救箱更加重了爬山的负担,

但医护们一步一步走得坚定踏实。

“脚下丈量的是使命,肩上背的是责任!”

不少网友被逆流而上的身影感动,

纷纷为他们点赞。

疫情刚过,洪水又至,

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国人在危难前,

勇敢、坚毅、无私、团结、温暖的模样。

他们有的奋战在抗洪一线,

有的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有的在别人遇到危急时英勇出手,

有的尽自己一份力守护家园……

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获奖者中,

就有很多这样的凡人英雄,

他们在暴雨洪流中守望相助的身影,

感动了很多很多人……

↓↓↓

01

若有战,召必回!

退伍兵倒四趟火车连夜驰援抗洪一线

7月13日,

江西九江江洲镇一村民家门口,

有人发现了一个背包和一张字条:

“因志愿抗洪,东西放置于此,如有事请拨打…”

包的主人是山东德州退役*人王心龙。

他专门请了假,历时28小时,

倒四趟火车,跨越一千多公里,

只为了支援抗洪一线。

“如果非要说为什么来这里,

我觉得我是一个退伍*人,

我应该来这里。”

他说,危难面前,

我们都是江洲儿郎!

这是一个山东汉子

对信仰最朴素的理解,

这是一个退伍*人

对家国最厚重的大爱。

02

“我们成年了,可以守护家乡了!”

00后大学生回乡抗洪,一下午搬斤沙袋

7月10日,

江西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人民*府

发出一封长信,

号召父老乡亲们迅速回乡,共抗洪魔。

收到这封信后,数千游子纷纷返乡,

00后大学生徐欣和李文欢就在其中。

“看到家乡灾情很着急,

想为家乡做一份贡献。”

在防汛抗洪现场,

徐欣和李文欢主要负责沙子的装袋和搬运,

一袋沙子重约50斤,

他俩一下午搬了多袋沙袋。

他们说,“我们成年了,

我们可以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就这样用热血和青春守护圩堤,

释放出青春的力量与激情。

03

“最美V领”照火了!

照片上的他红了脸,我们却红了眼……

他叫洪棉雪,

江西九江江洲镇柳洲村村支书。

在洪灾爆发的重灾区,

作为村里防汛抢险队的大队长,

他把自己“钉”在了堤坝上,

还曾用身体堵住子堤渗漏点,

说着“洪水不退,我不退”。

7月12日傍晚,连续坚守堤坝8天的洪棉雪,

在排除一个个管涌、渗漏险情后,

终于抽空坐在堤坝上简单休息一下,

满脸疲惫、汗流浃背、晒得通红。

这一幕被记者拍下,

一张不经意的照片,触动千万人心。

用行动诠释心中使命和责任担当,

“V领”是战斗的印记,更是必胜的决心。

04

客车险被冲下河坝

生死时刻,英雄开着挖掘机来了……

7月30日,湖南涟源市,

一辆中巴车行驶至涟水河河坝时,

因水流湍急导致中巴车后车轮悬空,

随时可能坠落,14人被困,情况危急!

村民张宗南开着自家挖掘机赶往现场,

用吊臂对中巴车进行固定,

用超长牵引绳绑住挖掘机,

一系列熟练操作帮助消防员快速救人。

他说,当时心都到嗓子眼儿了,

“只想快点,再快点。”

如果因为自己操作迟了,

客车掉下去了,那会后悔一辈子。

对于大家的褒奖,他淡然表示:

“我想每个人都会这样做的,

我这段时间看到新闻,

各地消防武警为了救人奋不顾身,

我只是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吧。”

05

“这是我唯一能做的!”

抗洪战士借住学校,老师为他们缝补衣服

近日,#老师为抗洪官兵补衣服#登上热搜。

火遍全网的补衣老师叫宛汇琴,

来自湖北*冈*梅县濯港镇白湖中心小学,

也是此次解放*在*梅抗洪抢险的驻地。

期间宛老师发现,

有战士的衣服在抢险时破损了,

她就和同事找到这几个战士,

说可以把衣服送来缝。

“可能是因为不想麻烦我们,

那天并没有人来。”

后经多次劝说,

才陆续有几个战士送来了衣服。

“缝补衣服,是这几天里,

我们能为官兵们做的唯一一件事。”

宛老师回忆,

每次战士们来拿补好的衣服,

都会不停地说“谢谢”,

“其实相比他们,

我们才是更应该跟他们说谢谢的人。”

讲台上,她守护祖国的花朵,

在后方,她守护人民子弟兵。

为人师表者,不止传道受业解惑,

更用暖心的行动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06

这一碗,情义浓!

老爷爷给抗洪战士煮面条,感动百万网友

同样火爆全网的还有这一幕:

7月27日上午11时许,

安徽阜阳颍上县庙台村抗洪前线,

山东济宁消防支队的队员们在装填沙袋。

七旬老人马文起带着孙子,

将煮好的面条用三轮车拉到堤坝上,

将热腾的面条盛出,一碗碗端到消防员面前。

由于在一线奋战多时,大伙儿茶饭未进。

在老人的热情张罗下,

消防员接过碗筷,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哇,真香啊!”

一锅面条让20多名消防员填饱了肚子。

一声声道谢后,他们放下空碗,

又转身回到抢险一线。

“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他们流血流汗,

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老人说,抢险的一幕幕让他感触颇多,

总想为这群“可敬的人”做些什么。

这一幕,感动了所有人……

狂风暴雨来临,

总有人挡在前面,

而负重前行的人身后,

亦有最坚强的后盾支撑着。

洪水无情人有情,

风雨同舟心连心。

这些值得铭记的时刻,

记录着无数中华儿女,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身影。

那些发自内心的情感,

总能在面对暴风疾雨时,

给予我们温暖和跨越困难的力量。

-End-

天天正能量(zhnlali)综合自

齐鲁晚报、江南都市报、楚天都市报、

潇湘晨报、颍州晚报、江淮晨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景区突发山洪,医生徒步逆行救人,背急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