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30日夜间,中华民国官方通讯社——中央通讯社的特派记者飞抵东京。记者在东京街头的野战帐篷里住了一宿后,搭乘一辆盟*巡逻车进入东京市内。
半天转下来,记者发现被炸后的东京城(太平洋战争后,东京被轰炸多次)景色暗淡,一片废墟,全城支离破。碎战后东京的商务活动几乎完全是停顿状态,东京市内的饭馆差不多也都已经停业,难得找到一家开门营业的,但不论是美元,英镑还是日元都一概不收,非得同时付出由*府发放的分配卷,才可以得到食物。
记者出于职业本能,要求看看这家饭店供应什么食物,遭到店方的拒绝。于是只好出门向停在饭店门口等待他的巡逻车上的美*求助。果然,全副武装,胳膊上戴着盟*执勤袖章的美*一出面,难题立刻迎刃而解。店方立刻客气地让记者进入厨房查看,并允许拍摄照片。可是记者发现,所有的食物只有三种:酱汤、麦麸薄饼和腌*瓜。
记者一路走访观察,发现市内百货公司照常在营业的寥寥无几。路过当时日本最大的“三菱百货”时,发现这家公司竟然还在营业,便要求美*停车后入内查看,发现一楼、二楼有商品出售,但所售的都是毫不需用的商品。
美国合众社记者米歇尔因其供职的通讯社系私人性质,根据规定,他不能享受等同于*官的战地记者待遇,所以他不能下榻盟**营,而选择东京市内的饭店下榻。他所选择的是日本东京最为著名、豪华的帝国饭店。该饭店给米歇尔提供的饭食是由薄麦汤、麦饼、代用通心粉和烤胡瓜组成。这样一顿饭食四人吃一顿收费元,价格不算贵,但是却几乎没法吃。可以想象,作为国宾馆的帝国饭店向外国旅客都只能提供这样的伙食,东京普通老百姓的饭桌上有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在盟*占领*到来之前,有能力的市民,尤其是妇女都前往乡间避乱,因为他们知道日*在侵略中国和别的国家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所以他们害怕盟*一报还一报,不过当他们发现盟*并没有像他们的“皇*”侵略别的国家烧杀抢掠一样时,又都纷纷赶回城里。在东京的郊外有大量的*营,驻扎了很多日本官兵。*人每日的食物所需加上百万老百姓需要消耗的食物,使得日本首都地区的粮食食品供应极为紧张。
英国路透社战地记者鲁宾逊在街头采访时,拦住出租马车要求临时雇佣时,往往都会遭到拒绝,不管支付多少钱,都会被拒载。鲁宾逊不解地问随行的翻译员,方才知道,如果需要雇佣出租马车,需要以食物作为车费来支付。好在鲁宾逊有战地记者的身份,可以享受盟*兵营的*官伙食,荤素搭配,营养可口还有巧克力和咖啡供应,为此,鲁宾逊答应带车夫一起去用膳,车夫大喜,连连鞠躬。在开饭时令人心酸的是,随行的翻译人员和车夫面对分配给的食物狼吞虎咽。鲁宾逊看着不忍,又给他们拿来两份,但他们却不吃了,要求带给家人。
东京受的轰炸和柏林不同,柏林遭受的轰炸,大多是桥梁公路,居民住宅很少受到轰炸;但是东京则是住宅区遭受的轰炸最为严重,民众伤亡惨重,由于饥寒交迫导致很多人患病,据战地记者鲁宾逊回忆,常有民众向他求取急救包。可以想象,战后的日本连粮食问题都无法解决,药品当然只好靠后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