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第一波疫情冲击到来感染者自述症状最恶
TUhjnbcbe - 2023/4/2 8:08:00
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52897.html

最近一周,各个城市陆续进入感染的高峰期。

不过也是预料之中。

李兰娟、张文宏、杨子峰这些专业人士都曾研判,在放宽防疫措施后,疫情可能会在1个多月内达到高峰。

因感染人数暴增,“我阳了”成了最近的热门话题。

无论是明星、博主,还是素人。

都在网上分享,自身的感染情况。

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症状也大不相同。

有的人感染后,不是抗原测出来,自己根本不知道。

有的人则发烧到近40度,肌肉酸痛,床都下不了。

而这样的热度下,一些网友开始造起了段子。

“转发这个郭襄,一辈子都没有阳过。”

因为在小说《神雕侠侣》中,郭襄喜欢杨过,却得不到他。

而杨过与“阳过”谐音,借此来祝福自己。

还有转发明星杨迪。

其含义,就是“阳敌”。

为了避免阳性,网友也是绞尽脑汁。

这种现象,倒挺好。

毕竟这些段子,是大家乐观对待生活的体现。

在逐步放开的日子,不少人都被焦虑、紧张的情绪所折磨。

幽默,不妨是化解它们的一剂“良药”。

不少人看完后,也是会心一笑,消解掉一些对疫情的恐惧。

不过,随着各种段子不断更新,一些令人恶心的烂梗也出现了…

有人开始转发这样的内容——

“各位朋友,请控制自己阳的时间。如果你12.17以后阳,会错过圣诞节;如果你12.20-1.1阳,会错过元旦节;如果你1.15-30阳,会错过春节。所以最佳感染期是12.9-17,以及1.2-1.14期间,请务必好好规划。”

言下之意,就是鼓励大家早日感染,别耽误去玩。

支持这种想法的人,比比皆是。

看到这种提倡“早点阳”的言论,真的很无语。

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表示:

“尽管感染新冠病*后,在一定时间内会获得针对该*株的免疫力,但并不代表不会再次感染。”

就在昨天,钟南山院士也明确表示,“早阳早好”的观念不可取。

可见,支持这种想法的人,有多愚昧。

新冠病*再弱,也是病*。

它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忽视。

然而,把无知当智慧的人,屡见不鲜。

有人站出来化身“病*专家”,建议去感染“优质*株”。

第一眼看这个词,还满脸疑惑。

无论是奥密克戎,还是德尔塔。

都是以可怕、凶狠著称,何谈“优质”?

看了这张图才明白,原来在感染后,出现半天低烧、嘴巴干、无任何不适。

这就是他们眼里的“优质*株”。

而且,想感染它还不容易,需要花费块。

放在前阵子,打死也不敢相信。

防了三年的病*,居然能卖钱。

最离谱的,还得是“初阳权”这个新词。

来源很明显,就是女生的初夜权。

现在这个词,俨然已经成为了浪漫。

在网上,甚至出现“初阳权交给心仪的人”这样的词条。

有人还将它当成恩爱的象征。

除了这些,还有说没感染新冠的人,好好审视自己的社交能力等等...

段子的制造方向,渐渐偏航。

从一开始的“积极防护”,到现在“鼓励早阳”。

原本缓解焦虑和恐慌的玩笑,如今竟演变成了恶俗无底线的段子。

看到这一幕,心里真的很难受。

这是我们艰苦抵抗了3年的疫情,不是全民福利。

我们要清楚,当前*株虽然威力较低。但症状还在,风险也还在。

鼓励早阳,就是拿健康去*博。

再者,这些言论,可能还会成为别人的刺刀。

难道他们,忘记了前三年的痛?

新冠病*的背后,有着多少日夜奋战于前线的英雄?

有着多少不顾一切抗击疫情的普通人?有着多少逝去的生命?

患有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走起路来都十分艰难。

但每天,依然拖着身躯,巡查着在个个病房。

在感染人数暴增的日子,他经常凌晨2点躺下,4点就得起床。

不少医护工作者,一样辛苦。

值了一天班,累到在凌晨回家的巴士上,就昏昏欲睡。

医院,一位医生因为休息不足,在工作过程中摔倒在地。

再看看普通人。

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为了早点建好方舱,选择就地过日子。

干累了,就找个角落休息。

睡醒后,继续拼了命地干。

从没有一句怨言。

当年,他们拿着血和汗,来守护住这条疫情防线。

如今有人却不以为然,以“阳性”狂欢。

他们看到后,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看到了这里,再次回想那些“鼓励早阳”段子,还好笑吗?

真的一点都不好笑。

虽然现在支持放开,人们的生活走向正常化。

但抹杀不了,“阳性”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名词。

背后,尽是人们的心酸、无奈和泪水。

而且“鼓励早阳”,还有一点很可怕。

这会危害到老人群体,尤其是有基础病的。

如今,随着感染人数的剧增,各地医疗机构都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北京市的急救电话呼入量,达到常态的6倍。

短短一天,就达到3.1万人次。

在门诊门口,也是排满了人。

鼓励早阳,对医护人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昨天,钟南山院士也表示:

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短期内大规模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前阵子,香港医疗专家梁子超也发表意见:

“晚阳肯定比早阳好,病*在社区流传时,最后感染的人群,通常是最安全的。”

所以,千万别被“鼓励早阳”的舆论带偏。

也千万别成为,制造荒诞的始作俑者。

玩笑应该适度,言论要有边界。

一个人的影响,或许不痛不痒。

一群人跟风,就会让恶形成。

如今疫情传播依然迅猛,做好防护,能躲就躲,才是最理性的做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波疫情冲击到来感染者自述症状最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