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文彬通讯员樊世山王晓燕
10月24日下午,惠民县“发展·美好”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石庙镇专场召开,发布会上,惠民县石庙镇*委书记郑兆敏同志向大家介绍了石庙镇的工作举措、进展成效,并回答了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惠民县石庙镇*委书记郑兆敏
据郑兆敏介绍,今年以来,石庙镇聚焦县委“”工作体系,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围绕“两线三点六片区”发展格局,持续打造“鹭栖小镇,幸福石庙”新名片,勇担使命、主动作为,办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进程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石庙答卷。
坚持聚能蓄势,产业活力持续增强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整合发展优势,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1.5亿元的鲁耀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盘活亩闲置土地,总投资万元的愉悦家纺分拨中心项目投产运营,总投资万元的牧原标准化养殖项目开工建设,2万平方米骏茂花卉大棚提升工程有序推进。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树牢“店小二”服务理念,在运营保障、资金筹集、龙头企业申报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累计开展企业遍访余次,答复咨询88次,解决问题12个,“惠办事,办石事”服务品牌直通民心。
坚持厚植优势,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彰显本地特色,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振兴成果满满。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种植总面积稳定在11.3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13.6万吨以上,粮食产量稳居全县前列,入选滨州市农业产业强镇。
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打造沙窝林场生态旅游示范点,加快推进“双基地”和于王联村省级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建成11处红色驿站,“白鹭的森林”主题民宿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省十佳产品开发民宿,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余人次。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农民广场舞大赛、主题文艺汇演等活动,大力宣传赵银亭、吕和成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山东好人”先进事迹,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速形成。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宜居宜业
着力在城乡基础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上出实招,解难题,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4.78公里惠归路改扩工程全面通车,西延工程全面推进,与国道“双线”并联,贯通滨州-济南两市。投资万元,完成7.83公里沙河河道清淤疏浚和配套钢坝闸建设,解决全镇农业用水难题。人居环境有型有样。
全面推广“三长制”工作经验,清理农村垃圾吨,整治路域40公里,自来水管网改造11个村,生活污水治理8个村,旱厕改造提升户,清洁取暖炉改造户,建立垃圾分类亭5个,美丽庭院示范户增至户,全年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全镇“零火点”禁烧目标,空气优良率持续上升。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全面提升
扎实办好老百姓认可、受惠、满意的5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社会事业更加进步。开发公益性岗位个,“小芳菇”水饺等本地产业创造就业岗位余个,群众实现“家门口”致富增收。
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条件和质量明显改善,白鹭新村省级标准化幼儿园主体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期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更强。预防接种楼主体建设完毕,急救站投入使用,村级卫生场所规范提升。坚守安全红线更加严格,保持安全生产领域“零事故”。
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更加健全。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建立“1+8”指挥运行体系,形成群防群控的浓厚氛围,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坚持强基固本,*的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开展“九大攻坚行动”。消除3年以上未新发展*员村15个,完成村级活动场所提升45处,软弱涣散*组织全部整顿完毕。
高标准打造“一中心一场馆”*员教育阵地。镇委*校作为全省第一批基层*校示范点重点建设,归化革命历史纪念馆被评为“第四批山东省*史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网上展馆”同步上线。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开展“新型*员联户”“村情夜谈”等活动,打造“融心向*,悦居白鹭”*建服务品牌。大力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及“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全面从严治*要求。
构建起日常监督、专项监督、追责问责相结合工作机制,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向基层延伸。
下一步,石庙镇将贯彻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坚持战略思维,跳出石庙看石庙,站在未来看现在,加快构建“两线三点六片区”发展格局;坚持有解思维,持续加强“双招双引”,推进文旅融合,凸显比较优势;坚持创新思维,在基层*建、干部队伍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寻找新路径、构建新机制;坚持民本思维,听民声、知民情,以惠民利民的实际行动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