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罗思文罗医生健康说
“普通人也需要掌握急救知识吗?这不是属于医生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吗?”我们常在耳边听到不同的人发出类似的疑惑。我的回答是,非常需要,因为你也有能力去挽救身边人的性命。
猝死是指外表健康或非预期死亡的人在内因或无外因的作用下,突然和意外的发生非暴力性死亡。每年猝死的人数约万例,平均每天人猝死,每分钟就有4人猝死。
近几年来,人们工作以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除了我们常常说到的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出现猝死,以及生活中遇到的熬夜、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连续加班等情况也是可能会导致猝死,还有溺水、触电等意外事故也会成为猝死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学会了急救,利用好*金4分钟,我们是有可能把他们从死神手中救回来的。
为什么说是*金4分钟呢?由于大脑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4-6分钟,患者的脑部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和死亡,因此*金四分钟非常的重要。*金四分钟急救方法主要包括心肺复苏,也就是说,若是你学会了心肺复苏,发现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的时候,在科学判断之后,立即给予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你便可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甚至挽救一个家庭。
在做心肺复苏之前,我们先明确并不是所有的昏迷或者意识障碍的病人都适合实行心肺复苏,以下4种情况不仅不适合做心肺复苏,甚至可能造成二次伤害:1.胸部外伤、有肺气肿或胸廓畸形病史,2.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3.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大出血4.慢性病终末期或者癌症晚期多脏器功能衰竭。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年龄上的区别,注意成人,儿童,婴儿三种复苏方法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在确定病人适合实行心肺复苏之后,我们可以继续进行以下步骤:
1.评估现场以及周围环境,我们必须确认环境安全,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2.判断是否还有意识。若是成人或者儿童,可拍打其肩部和呼唤(靠近耳边),若是婴儿,可轻拍打其足底,然后注意观察是否有回应。
3.在10秒内判断是否有生命体征(呼吸、心跳)。若是成人,可观察其有无呼吸和胸廓起伏,并且观察颈动脉有无搏动;若是儿童、婴儿,除了观察其有无呼吸和胸廓起伏之外,还要注意是否有大动脉搏动。
4.若是我们发现病人出现无意识,且无呼吸无脉搏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镇定。若是周围有人,我们应该立刻大声呼喊寻求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并设法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若旁边无人,我们可拨打急救电话,打开免提,在专业指导下尽自己的能力施行心肺复苏的操作或者采取其他必要的急救措施。若不是专业人员,千万不要盲目操作,因为有可能出现无效按压,或者因为按压力度以及位置不正确而出现肋骨骨折。
5.进行急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使用AED。
在胸外按压的时候,要找准按压点,并且注意力度、速度、位置、深度;开放气道的时候,一定记得检查是否有堵塞气道的东西,常见堵塞气道的东西可能包括他的舌头、食物、呕吐物或血液。若是有堵塞,需要及时清除堵塞,以防出现误吸。
随着人们对急救措施的重视,很多城市已经在车站、码头、机场等地方放置了AED,或许大家也看到过这个设备,对于AED比较好奇,但是并不是非常了解其特点,在这里我们和大家谈谈这个救命神器。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识别是否为可除颤心律。如为可除颤心律,AED可在极短时间内发放出大量电流经过心脏,以终止心脏所有不规则、不协调的电活动,使心脏电流重新自我正常化。[1]
当我们使用AED时,要注意它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2]
一、AED的选择
1.成人和8岁及以上的儿童应使用标准AED。
2.8岁以下的儿童应使用儿童电极片,或者使用AED的儿童模式;如果两者都没有,可以使用标准AED。
3.对于婴儿,应首选使用手动除颤器而不是AED进行除颤;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应使用儿童电极片,或者使用AED的儿童模式;如果都没有,可以使用标准AED。
二、AED的使用注意事项
1.在贴放电极片前,应先清除患者过多的胸毛,确保电极片与皮肤贴合紧密。
2要迅速擦干患者胸部过多的水分或汗液,然后再贴放电极片。
3.不能在水中或金属等导电物体表面使用AED。如果患者躺在水中,要先将患者抬出,并擦干胸部再使用AED。
4.避免将电极片贴在患者植入式除颤器、起搏器和药物贴片上。
5.按照说明放置好电极片,如果电极片贴反了,不用取下重贴。
对于AED,我们在运动场所和居民聚集区并不常见这类设备,说明这些地方还有很多危险漏洞,如果人们出现了因为剧烈运动或者过度加班导致心脏骤停,这个时候若是能第一时间进行除颤,我们是可以挽救更多生命,提高存活率的。特别是随着冬季的到来,越来越多老年人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问题,可见在老年人聚集比较多的地方,也非常需要考虑配备AED,而对于普通家庭,则是量力而行,毕竟AED的价格比较昂贵,如果家里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或者有剧烈活动爱好者可以考虑配置一台AED。
可见心肺复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希望大家平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