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实施,广泛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为广大少年儿童开展健康科普、疾病防控等健康服务,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自主自律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11月13日下午,广州市妇联关工委、中国人民医院、广州市东风西路小学联合举办“健康中国”行动进校园首场活动在东风西路小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医院和医院共6名医生为在校师生讲授“儿童安全用药科普知识”“儿童疾病院前应急处理培训”,并就目前学生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召开座谈会。
现场讲授儿童正确用药知识
“我们要把身体锻炼得好好的,这样病*才不会找上我们。”现场,医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GCP机构副主任黎小研用举例子、动画、短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们讲授儿童安全用药知识。
“我们一定要把药用好,过期的药*性很大,绝对不能吃。”黎小研介绍,生活中存在很多因为用药不当致残的例子数不胜数。变质的药不能吃,比如固体药物出现霉点、断裂、结块,液体药物出现絮状物时,即使还在保质期内,都不能使用。黎小研还介绍:“药监局有专门回收过期药品的药箱,一般设置在每个药店里。”
黎小研提醒,服用药物不能干服,要用凉开水或者约25℃温开水进行服用,以防温度过高导致药物失效。此外,家长喂儿童药物时,千万不能躺着喂而要站着,以防喂的过程中药物不慎呛到气管。此外,服用药物一定要根据病情缓急进行用药,不能随意增减剂量。
针对现在老人们盲目买药、用药问题,黎小研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给孩子科普,提醒他们回去告诉家里的老人们,医院去买,切勿轻信推销。
遇到儿童急性疾病要及时救治
“每位教职员工具备急救知识非常必要,以便应对儿童急病、意外事件的发生。”中国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彭娜表示,“急救以基本徒手、就地取材等为特点,要确保急救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伤亡,同时不放弃任何救治可能;要先处理窒息、严重出血或胸部开放伤后处理休克和骨折;同时学校现场急救人员要互相配合,尽快转院进行下一步抢救。”
“心搏骤停3秒便可产生晕厥,30秒便会出现瞳孔放大,到了4-6分钟很可能会产生大脑不可逆伤害,超过6分钟后救治的机会会变得渺茫。所以,心肺复苏*金抢救时间是4-6分钟,一定要及时!”彭娜表示,只有前面救治做好了,医院才能更好地救治,及时的救治能够更大可能地抢救生命。“在确定现场安全的情况下,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搏骤停,通过重呼轻拍判断他是否有意识和呼吸,这个过程要在几秒内确定并立即进行心脏复苏等救治”。
“校园的体育活动还会经常会出现儿童受伤情况,首先要判断是哪一种伤害。如果发生骨折等严重伤害,则不能随意搬动,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一旦出现重度中暑,医院,死亡率也会高达30%-40%,所以一旦出现中暑情况一定不能忽视并及时采取措施。”彭娜表示。
市妇联:
未来健康课堂将走进边远地区的学校
“生活中的疾病和意外伤害无处不在,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正确的方法保护和救护我们的孩子。”最后,彭娜在现场呼吁道。
据市妇联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组织“健康中国”行动进校园,也是一次健康知识普及的很好的尝试和开端。通过活动,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律的科学健康文明的习惯,锻炼健康体魄,提升健康素养。市妇联关工委希望将健康行动作为系列活动推广,特别是对缺医少药的边远地区的学校送健康课堂,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健康中国的目标做出努力。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慧莹通讯员穗妇宣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林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