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领导: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医疗保障局等7部委联合签发的《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暨2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求拓展麻醉医疗服务领域,包括:优化手术相关麻醉,积极推动围术期急性疼痛治疗、加强术后监护与治疗、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麻醉科门诊和麻醉后重症患者的监护室。加强手术室外麻醉与镇痛。优化发展无痛胃肠镜、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等诊疗操作和分娩镇痛、无痛康复治疗的麻醉、开展癌痛、慢性疼痛、临终关怀等疼痛管理。通过医联体将疼痛管理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探索居家疼痛管理新模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号文件《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的通知》中提出,为保障麻醉后患者安全,提高手术患者医疗质量,鼓励有医院建立麻醉后监护治疗病房,重点为手术后的高龄、存在术前严重并发症或术中严重并发症、大手术后需要继续进行重要脏器系统功能支持和管理的患者,提供预计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监护及治疗服务。
手术是患者住院期间重要的应激事件,加上麻醉的影响,患者手术后机体功能在短时间内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主要的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此外,麻醉术后恢复早期也是患者病情变化的高危时期,危重症患者的麻醉苏醒、术后监护,关系到术后恢复质量和远期生存质量,对预后十分关键。如何确保患者术后安全,降低患者手术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临床麻醉管理中的重要课题。随着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不断增加,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压力日益凸显。AICU可充分利用麻醉医师围术期管理优势和场地便利,使手术患者无缝对接到麻醉苏醒和重症监护状态,为重症患者麻醉后安全、高效护航。同时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降低围术期的风险,降低患者整体的住院费用,引入ERAS理念,加速患者快速康复,以及加快外科入院患者的床位周转率。
医院麻醉科均已成立麻醉ICU(AICU)。我院作为省内xx的麻醉科,年手术量?万台次,三、四级手术比例达xx。我院综合ICU现仅有床位xx张,随着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不断增加,综合ICU的压力日益凸显。
我科是xx(科室介绍)。专业的医护人员配备充足、人才梯队合理,团队实力雄厚。熟练开展了气道管理技术、机械通气技术、生命体征及生理功能监测与调控技术、围术期危重症及并发症诊治技术、麻醉与疼痛治疗技术、急救与复苏技术、围术期超声技术等技术,并成功救治了大量心脏骤停、急性肺水肿、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脑梗塞、呼吸衰竭、大出血、休克等术后危重患者,具有卓越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处理危重患者的经验。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21号文件和国家卫健委号文件精神,提升麻醉医疗服务能力,使患者有效进行术后监护和治疗,并减少重症监护室(ICU)的压力。结合我院实际,经麻醉科反复讨论,现申请成立麻醉ICU(AICU),具体情况如下:
1、设立范围:计划放在XX,将原来装修的麻醉恢复室重新利用,有固定场地,而且免装修。
2、组织结构:AICU由麻醉科主任领导,其医疗工作由AICU各级麻醉医师负责,护理工作在科主任指导、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各专科原床位主管医师应继续对转入AICU的患者负责专科管理,值班医师、住院总对其进行共同管理。
3、收治标准:麻醉手术后需继续实施呼吸、循环管理和支持的患者;手术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休克、大出血等麻醉手术后需继续观察的;在麻醉手术后需继续加强监测治疗的高龄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麻醉手术期间水、电解质、酸碱及渗透浓度平衡失常的患者;在PACU病情不稳定甚至出现恶化、需要加强监测治疗患者;其他需要进入AICU进行加强监测治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