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临近,天气干燥,很多孩子们的娱乐项目首选是去游泳、玩水撒欢儿。因此暑假期间也是儿童溺水的高发期,家长们除了不要让孩子单独去游泳外,还要教会孩子在溺水时应急自救的保命技能。
常常看到新闻媒体上有一些画面和图片,在有人溺水后用倒立控水的方式去施救。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有不少老师认为倒立控水是对的,甚至还有对溺水者掐人中施救的。
倒立控水真的有效吗?为什么能在民间流传开来?溺水是由于水吸入肺内或喉咙所致,人在溺水后,水进入肺部会影响气体的交换,导致机械性的窒息,引起了心脏骤停,控水只能控出胃里面的水,而不会控出肺部里面的水,所以控水法是错误的。救治的首要目标是恢复供氧,心脏骤停者需进行心肺复苏。恢复溺水者的心脏跳动,打开气道,让氧气能随着血液循环供给心脏脑等器官。
人在溺水后,水进入肺部会影响气体的交换,导致机械性的窒息,引起了心脏骤停,控水只能控出胃里面的水,而不会控出肺部里面的水,所以控水法是错误的。
所以这时最应该做的不是倒挂控水,而是心肺复苏,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科学救助溺水者的方法首先,立即清理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然后,让其平躺并对其进行呼喊与拍打,观察有无反应,并观察溺水者的胸廓有无起伏。如果既没有反应,胸廓也没有起伏,就要立刻开始给予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开放气道,使下颌骨与耳垂的连线尽可能与地面垂直。
第二步,捏紧鼻子,用嘴包绕住溺水者的嘴进行吹气,将其胸廓吹起。连吹两口,每口至少1秒,紧接着进入到胸外心脏按压。
第三步,胸外心脏按压。位置在胸骨中下1/3处,双手重叠,向下按,达到5厘米左右,每分钟-左右。每30分钟人工呼吸2次。抢救过程中,溺水者嘴部可能会有部分积水溢出,只需将其头部侧歪,让水自动流出,并继续进行急救,直到患者心跳恢复,如果半小时后依旧不能恢复,确定死亡。由于心跳停止后,5分钟左右,脑神经细胞就会大量死亡,出现不可恢复的损伤,所以这种抢救争分夺秒,不要用倒挂控水的办法,这样耽误最佳的抢救时机。另外,在复苏过程中喊人打急救电话,如果有除颤仪最好应用。还有最好当时找几个人一起实施,不然一个人很难坚持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