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被称为傻瓜神器的AED,为什么还需要
TUhjnbcbe - 2023/11/14 21:28:00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约为54.4万人。有研究指出,当病人发生心脏骤停时,抢救时机非常重要,抢救时间每延迟1分钟,其生存率会降低7%—10%。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尽快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尽快进行AED除颤等急救措施对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十分重要。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能够自动监测心律,在必要时通过电击让心跳恢复正常,具有心肺复苏无法替代的功能,极大可能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便携、易操作,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医疗设备,因此也被称为“傻瓜神器”。那么,有人就问了,既然AED被称为“傻瓜式”救命神器,我们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得宣传普及AED的使用方式?为什么不在AED设备包里或者在宣传栏上放着使用手册就好了?首先,从心理上来说,面对问题时,我们都会优先处理自己认为比较有把握的事情,这样才能游刃有余,提高成功的几率。但如果在心脏骤停患者面前,没有谁懂得使用、甚至都不了解AED是什么东西,又是人命关天的事情,相信多数人都没有底气选择冒险尝试。就算现场有懂得心肺复苏的人,对伤病人员单纯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率仅为1.07%,但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3~5分钟内进行AED除颤,可使心脏骤停病人存活率达到50%~70%。从时间上来说,前面我们有了解到,对心脏骤停病人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每耽误1分钟,成功率就会下降7%-10%,此时尽快实施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成了救命的关键。如果现场有AED,我们需要立即对心脏骤停病人使用AED分析心律,再根据设备的分析结果、语音提示等,判断是否给予电击除颤。假设此时的施救者并不了解AED,在使用前还得翻看使用手册,这样一来一回,只会白白耽误时间,影响抢救。虽然很勇敢,但也可能好心办坏事。AED既然能被称为“傻瓜神器”,那么它的操作就肯定不复杂。只要我们在日常急救培训中进行简单的AED培训,记住使用要点,“听它说,跟它做”,基本上就能正确把握AED的使用方法。当真的遇到需要上前急救的情况,才能心理上有底气,时间上不浪费,真正做到为病人争取生存机会。免责声明:1、文章部分数据、文字与图片源于网络,仅供读者参考;2、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3、本文如无意中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告而删之;4、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且不侵犯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有益知识和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称为傻瓜神器的AED,为什么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