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意识显著提高。意外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伤害有时猛于虎,随时可能威胁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整个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我国每年死于意外伤害的人数高达70万,年龄大多集中在10-35岁,其中学生占了死亡群体的绝大多数。
急救即现场救治,是指当患者急病发作或发生意外时,现场的施救者或者患者本人在医护人员或救护车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患者进行的初步救援、护理,医院或者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不可能就在楼下,医生不可能24小时都在身边,所以急救是第一时间救助你身边的人,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伤亡和康复的时间。
在我国急救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青少年教育知识普及率很低。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在年7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至)》明确提出:学生掌握健康、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的程度,健康体质测试情况等将作为学校对学生评先进、评优秀及毕业、升学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此背景下,在高中阶段开发急救校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急救知识,理智、从容地应对突发事件。下面以“心肺复苏”为例,简要介绍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为教师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救”在生命——校本教材的内容选择
本团队在选择急救校本课程内容时,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地方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特征、与学生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同时根据《“救在生命”——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急救措施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原则及策略,笔者确定了该校本课程内容,共包括六章内容。下面以“心肺复苏”的教学设计为例,简要介绍其开发过程。
2教学设计——“心肺复苏”(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心肺复苏术”是由本人主编的校本教材《贵阳一中·急救知识手册》第六章“心肺复苏”的内容。本节课“心肺复苏”是本书核心内容,也是社会普及急救常识必须掌握的一项操作技能之一。本人及编写的教材依据标准是最新的由美国心脏协会在年所编写的《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在内容编排上,心肺复苏是急救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首先识别何时需要为患者给予心肺复苏。第二、心肺复苏原理及内容。第三、高质量的完成成人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动作要领。总结从评估急症到心肺复苏完整的流程图。第四、学生技能展示心肺复苏和有效人工呼吸。
(2)学生分析
首先,在前面的五章学习中,多次提到健康评估及“心肺复苏”,为本次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其次,在进行教材编写前,对本年级位同学开展了有关急救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3.6%的同学学习过心肺复苏;85%的同学对心肺复苏技能学习有较高的热情;上课的形式希望采用情景化、互动式等方式开展。
(3)教学目标
学习了本模块,学生能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急救的重要性,能初
步掌握一般应对常见的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的方法。结合校本教材
《贵阳一中·急救知识手册》第六章“心肺复苏”内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认识心跳骤停的概念,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在掌握概念和步骤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的生命观念。
②能正确评估患者,掌握心跳骤停的判断方法并能熟练实施心肺复苏术,引导学生总结心肺复苏术流程图,培养学生思维、沟通及操作能力。
③正确认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形成“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爱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心肺复苏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②难点:胸外按压深度、频率及有效的人工呼吸。
(5)教学实施
(6)教学反思
同时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