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救援方法建立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队伍地震应急与救援的实践证明,灾区基层组织和公众的自救互救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及时拯救生命、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
建立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队伍,规范灾情收集与报告、集合、搜索、营救等地震应急救援方法,对于减轻地震灾害、保障社区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灾情收集与报告地震发生后,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队员应收集并报告灾情,其方法和程序是:
a)地震时,注意体会地震动感的形式和程度,注意所处环境物体的变化,包括房屋、家具、悬挂物等;
b)对附近的房屋、景物进行观察,观察房屋有无倒塌,地面和景物有无破坏;
c)了解自己负责的区域内房屋倒塌、人员埋压、地面和景物破坏情况;
d)将观察了解的情况向社区或上级部门报告。
二、集合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队员应根据预案自动到指定地点集合,在社区或专业救援人员的组织下展开现场救援,其方法和程序是:
a)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队员采取边了解情况边行进的方式到指定地点集合。如果所处建筑物及附近建筑物倒塌破坏时,队员可首先进行家庭自救和邻里互救;
b)汇总、分析灾情;
c)分组、分工,迅速展开救援。
三、搜索1.搜索被压埋人员应采取下列方法:
a)喊:呼喊幸存者名字,问废墟中是否有人,发出救援信号;
b)听:倾听幸存者发出的信号,包括呼救声、呻吟声、敲打声等;
c)看:察看幸存者活动痕迹、血迹;
d)问:询问家属、同事、邻居等知情者;
e)判断:根据地震发生时间、地区、房屋结构等分析;
f)犬搜索:采用搜索犬搜索,其工作程序一般包括,确定搜索范围、初期表面搜索、进一步细致搜索。
2.对倒塌或严重破坏的建(构)筑物,应重点搜索下列部位:
a)门道、墙角,家具下;
b)楼梯下的空间;
c)地下室和地窖;
d)没有完全倒塌的楼板下的空间;
e)关着且未被破坏的房门口;
f)由家具或重型机械、预制构件支撑形成的空间。
3.搜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搜索区域应戒严,并最大可能保持安静;
b)使用固定、醒目的符号对已经完成搜索的区域进行标识。
四、营救1.营救的基本原则:
a)统一布置,分片组织;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老人、儿童及医务、消防等救援人员;
b)营救时应注意被埋压人员和自身的安全,对难度、危险性较大的救援任务应等待专业救援队伍到来再进行营救,防止方法不当和余震造成新的伤亡。
2.挖掘时,可采取下列方法:
a)采用锹、镐、撬杠、斧子、钢锯等简单工具清除埋压物,营救幸存者;
b)采用顶升、剪切、挖掘等器械或工具挖掘、支撑,构成通道、空间,结合简单工具清除埋压物,营救幸存者。
3.可采用下列措施挖掘、支撑,构成通道、空间:
a)在楼板上打洞,利用梯子靠近并救助幸存者;
b)推倒一面墙或割断一块楼板;
c)用支架支撑有倒塌危险的墙体和楼板;
d)用千斤顶顶升和支撑倒塌楼板形成空间;
e)有选择地用起重机等重型设备清理部分建筑废墟。
4.营救时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a)挖掘时,应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阻挡物;不宜触动倒塌物,不宜站在倒塌物上;
b)接近幸存者时,应用手一点点拨,不应用利器刨挖;应首先找到被埋压者的头部,清理口腔、呼吸道异物,并依次按胸、腹、腿的顺序将被埋压者挖出;
c)对不能自行出来的伤员,不应强拉硬拖;应查明伤情,采取措施后,再行搬动;
d)对营救出的伤员可以让其喝点水,但不能多喝;对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伤员应注意保护眼睛;
e)对暂时无法救出的伤员,应使其所在的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并递送食品、饮水,使其静等时机再次进行营救。
五、急救营救出幸存者后应由具有一定急救技能的志愿者,根据幸存者的伤势和现场条件,及时予以急救处理。
END
来源:济震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