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年初一男子突发猝死这三大关键救了他
TUhjnbcbe - 2024/10/1 16:17:00

虎年初始,宝安的刘先生就意外遭遇了一场猝死,幸好同事及时施救,急救人员迅速介入,令他转危为安。

今年40岁的刘先生在宝安一家超市上班,由于工作原因,今年没有回老家。大年初一一大早,刘先生去排队做核酸,回去上班时,突然感觉胸口不舒服,随后意识丧失倒在地上。从单位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到,刘先生走下楼梯,打完电话,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倒地。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从清醒到倒地,不过几分钟时间。

同事发现后,立马对其进行胸外按压,同时拨打,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急诊科立马出车。这时,刘先生已经呼吸心跳停止,情况十分危急。急救人员一边电话遥控指导刘先生同事继续胸外按压,一边拉响警报,奔赴目的地。

7分钟后,急救人员到达刘先生所在地。通过心电监护,急救人员发现,刘先生正处于室颤状态。急救团队一刻不敢耽误,有人除颤,有人轮流对其施行高质量心肺复苏,有人负责建立静脉通路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有人负责开放气道,面罩正压给氧。欣慰的是,两次除颤过后,刘先生恢复了窦性心律,心跳次/分,呼吸也慢慢恢复!急救团队立刻把他抬上救护车。

在救护车上,通过做心电图发现刘先生是急性心梗,急救人员立即给急诊科抢救室及相关科室打电话,启动急性胸痛救治绿色通道。

到达医院急诊科后,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刘先生最终转危为安,收入急危重症医学部重症监护室,目前生命体征稳定,待复查稳定后,即可出院。

导致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心源性猝死是其中之一。公开数据显示,像刘先生这样的心源性猝死,我国每年发生54.4万例,这意味着每1分钟就有1人猝死,而抢救存活率不足1%。像刘先生这样能够抢救回来的,实属幸运。

首先,同事及时施救,把握住了猝死的黄金抢救期。心脏骤停后的四分钟内,是猝死的黄金抢救期。错过这4分钟,脑组织将发生不可逆损害,超过10分钟,存活几率无限趋向于0。刘先生猝死时,同事第一时间打急救电话,并在救护车到来以前一直给予心肺复苏。在和医院救护车电话联系上以后,医护人员一直电话远程指导,使同事能达到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

其次,尽早进行除颤,电除颤被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列为最高推荐级,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运用除颤仪进行分析、除颤。

第三,院前、院内、重症监护室多部门严密配合。像刘先生这样,心肺复苏成功,但是心电图又显示急性心梗的,要想救回来,难度尤其大。从院前接到出车指令,指导家属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开始,应急机制就已经启动。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继续对刘先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并医院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胸外科、医学影像中心等科室的专家手机上。途中,急救人员马上跟胸痛中心联系,心内科医生早就在急诊科待命,抢救设备全都准备好,绿色通道也已开通。刘先生一到,马上可以去做检查,明确病因后,重症监护室救治团队立即介入,马上对症处理,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刘先生才能转危为安。

资料显示,九成以上医院外,也就是说,猝死时能救患者的,大多不是医生,而是身边人。所以,掌握心肺复苏功能,关键时候能救命。那么,如何进行一场正确的心脏复苏?

首先,医院表示,判断对方是否心跳骤停:轻拍双肩,大声呼唤,看他是否有回应。如果没有脉搏,就说明心跳骤停,需要马上抢救。让患者平躺在地面上,暴露上胸,解开腰带,心脏按压的位置,就是两个乳头中间。按压位置找对了,姿势也要对,力度和次数也要对。按压频率是-次/分钟、深度为5-6厘米。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操作对了,可以看到对方胸部膨起。这时松开他的鼻子,口唇离开,让他把气体呼出。记得,"压胸30次+人工呼吸2次",一直坚持,直到医护人员到来。

深圳晚报记者王宇通讯员周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年初一男子突发猝死这三大关键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