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长集团董事长赵涛“送”女儿进美国名校事件中,焦点都集中在了赵涛奉上的巨款上,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步长集团的致富经。
年报显示,年步长制药营业收入.65亿元,其中仅主力产品丹红注射液就贡献了40.85亿元。
丹红注射液,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梗、脑血栓等疾病等中药注射剂。
所谓中药注射剂,是中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截至年12月,丹红注射液因不良反应频发等原因,已明确被浙江省、安徽省等9个省份纳入了辅助与重点监控用药目录。
从年第一支中药注射剂诞生,到大规模生产上市,再到如今被公开抨击,近80年间,人们对中药注射剂的质疑其实一直没有停止。
从第一支中药注射剂说起
中药注射液是中国特定时代的产物。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西方国家严厉的封锁围堵,中国无法从欧美进口抗生素以及各种西药,于是我国发展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注射剂。
年初,太行山区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部制成柴胡注射剂,这是中药第一次被制成注射剂并被用于临床。
年,武汉制药厂生产的柴胡注射剂上市,中药注射剂第一次被工业化生产。
年至80年代,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出现了多达多种中药注射剂。
截至年底,上千种中药注射剂历经淘汰,仍有近种具备正式批准文号的注册上市品种。
日渐式微的畅销品
一路走到今日的中药注射剂,医院颇受欢迎。在全国范围内,中药注射剂每年卖出千亿以上。
一份对过去5年北京、广医院的调查表明,年到年,这些重点城市的中药注射剂销售额一直保持在百亿元以上,且逐年递增。
尽管销售额一直维持上涨态势,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额增长率实际上在下降。从年高达6.58%的增长率开始,数据波动下跌,直到年负增长。
日渐式微的背后,是官方对中药注射剂从未停止的收紧。
年、年、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连续三年出台《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的通知》。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食药监安函99号列出了拟淘汰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名单,包括柴辛感冒注射液、穿山龙注射液、肝净注射液、肝欣泰注射液、田基黄注射液等11个临床使用少、安全性不充分的中药注射剂。
到了年,民间对中药注射剂的质疑声日益沸腾,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在这一年应声下滑13.11%。
注射进身体的混合物
中药注射剂“不安全”的原因,可以归咎于“注射”和“混合物”这两个关键词。
在传统的中医疗法中,中药是经过熬制口服进入体内。但药物容易被消化酶和胃酸破坏,加之食物影响药物吸收,最终导致进入体内的药量减少,口服用药的疗效往往被降低。
西医的注射疗法,则是把药液直接注入体内,迅速获得希望的血药浓度,因而作用迅速。
中药注射剂则是个不中不西的怪胎。它的药剂仍然来自传统中药,却采用了西医的现代注射法。
采用注射疗法时,高浓度的药物迅速到达血浆和组织,本身就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西医也是如此。
但问题的关键是,西医输液的药剂是成分单一的溶液,相比之下,中药注射剂的成分显得很复杂,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在种有不良反应记录的中药注射剂中,只有9.37%是单一有效成分药剂,有52.34%是单味药但有多种有效成分,另有38.29%干脆多味药混合。
也就是说,有高达90%的中药注射剂是“成分不单一的”,据南方周末报道,这些成分复杂的中药注射剂注入了中国每年大约4亿人次体内。
严重不良反应的主谋
人们对“天然制剂、纯中药制剂”总是存在一种误解,觉得它们一定无毒无副作用。
在前段时间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里,一女子为了养生,将水果榨汁,用针头抽取鲜榨果汁注射进自己的身体里,最终全身血液感染休克,被送进急救室换血。
大部分人的知识虽不像这个女子一样匮乏,却不乏认为“中药无毒”的人。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中药如果应用不当,也与西药一样能引起毒副反应,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
根据年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注射中药是引发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的罪魁祸首。
在中药不良反应样本中,注射给药刚刚过半,占54.6%,还没有超过口服给药太多。
而到了中药严重不良反应这里,注射给药占比直接飙升至85.1%,此时口服给药只占13.2%。
不良反应,通常指胃肠功能失调、头痛、疲倦、不明原因的肌肉痛、不适感以及睡眠的改变。
严重不良反应,则指导致死亡、危及生命、致癌致畸、永久的人体伤残和器官功能损伤等反应。
注射这种方式是使用中药时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绝对主谋,很多中药注射剂都有风险,比如滥用柴胡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等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后记
不可否认的是,中药注射剂的确在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比如含有黄芪、人参、刺五加、斑蝥的艾迪注射液就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含有党参和黄芪的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抗肿瘤和促造血,是临床效果肯定的常用药。
数据显示,医院的抗肿瘤中成药中,注射剂类占比接近一半,注射是抗肿瘤中药的主要使用方式。
收获总是和风险并存的。和喝中药相比,注射中药见效也许是真的快,但风险也是真的大。无论如何,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的那样,为了规避风险,现实中的普通人应遵守的给药原则是:能口服者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者不静脉注射,慎用静脉滴注,特别是中药注射剂。
策划:王国强数据新闻编辑:孟融新媒体设计:许骁实习生:江越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