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上海寒潮夜,记者跟着急救车跑了一晚
TUhjnbcbe - 2025/1/3 18:15:00
2025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_zx/525dzsg/

29日晚8点15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虹口分站的值班室里,刚刚换班上岗、完成车辆准备工作的急救医生姚明接到他当天第一个出车电话。

“根据规定,我们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的两分钟内必须出车,赶往救治现场。”姚明打开值班室的门,雨夹雪扑面而来。当天,伴随寒潮来袭,强冷空气开始影响上海。从中午11点到下午4点,气温平均每小时下降1.6摄氏度左右,风力猛增。入夜后,气温继续快速下滑,一路破零。

姚明告诉记者,急救中心实行昼夜两班倒的工作制,每班12小时。虹口分站白天配备3辆急救车,晚上2辆,每辆车都是1名驾驶员、1名急救医生、1名急救辅助人员的配置。“冬季早晚温差较大,尤其寒潮天气,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类疾病,这样的患者会比较多。”姚明说,“此外,雨雪天路滑,交通事故多发,外伤、骨折的病例会较多。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要出车十一二次。”

姚明为患者输液。新华社记者袁全摄

再次确认设备齐全、完好后,救护车鸣笛出动,前往医院。此次的急救对象是一位94岁的老人,病情危重。进入病房后,姚明向医生仔细询问老人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并和家属沟通老人病史、签署急救告知单。随后,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老人被抬上担架,送上急救车,接入车载呼吸设备和监护设备,送医院,整个急救转运过程用时不到20分钟。

姚明为患者做应急处理。新华社记者袁全摄

“急救车有‘两快’,车快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车上的诊断快、急救快。危重患者如果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病情就能逐渐稳定,愈后效果也会更好。”姚明说。

医院回程路上,姚明又收到新的急救任务单。这次是一名刚从吉林抵沪的旅客,家属拨打电话表示患者腹痛难忍。抵达患者入住的酒店后,姚明现场诊断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心衰气急,在与家属沟通中了解到,患者曾在8年前因心梗接受过心脏支架手术。“心梗有时候也会表现为胸痛、胃肠道不适,以及其他部位疼痛表现出来的不典型症状,如果诊断失误,会造成严重后果。”姚明说。

记者注意到,医院后,姚明会认真填写病员交接记录单,详细告知医生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数据,以及车上采取的急救措施和施救效果。每完成一车次患者接送,他会仔细整理所有使用过的手套、插管和输液耗材,带回分站进行统一、规范的医疗废弃物处理。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表示,入冬以来,市民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的发病率高,临近元旦假期,患者出院、转院需求高,疫情防控保障需求高,可谓“三高”叠加,院前急救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增加当班车、调整排班安排及组织志愿者队伍等举措,目前一线值班力量较平时增加近20%,在确保患者急救需求的同时,也做好了突发事件的救援准备工作。(记者张梦洁袁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寒潮夜,记者跟着急救车跑了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