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气愤到极点。
事情发生在温州一家母婴店。
当天,一名男婴,身上套着游泳圈,在流动水波的拍打下,在泳池里游来游去。
本来,安然无恙。
突然!一个前翻,孩子头朝下,扑腾着两只手臂,笔直栽进水里!
溺水的瞬间,孩子本能挣扎。
几秒后,套在孩子身上的泳圈意外脱落,他也失去力气,双腿朝上,向泳池底部漂去……
监控视频显示,从孩子完好到溺水,前后不到1分钟;
从溺水到被发现,持续了整整3分钟!
漫长的3分钟里,孩子的父母不知所踪,母婴店的工作人员无暇顾及。
没有一个人发现孩子不见了。
直到,一名男子来到水池边捡拾玩具时,愕然发现水底的孩子。
这时,孩子已经失去呼吸。
店员慌忙采取急救措施,孩子医院抢救。
在ICU治疗一周后,男婴捡回一条命。
作为家有孩子的妈妈,看到这里,悬在嗓子眼的心才得以放下。
可是,整件事之匪夷所思,令人细思极恐:
父母的心该有多大?才会放任这么年幼的孩子一个人呆在泳池里。
店员的心该有多宽?才会将一个小顾客遗忘在身后。
……
事后,店主接受采访时说:
“孩子母亲当时在玩手机,店员工作忙碌,未及时发现。”
时隔经年,再次听到这种事情,我们已无法如最初般痛心。
更多,是叹息。
明明,我们已有无数惨痛教训在前;为何,这样摧毁家庭的悲剧仍不断上演?
诚然,溺水事件存在外部因素。但是,父母监护的疏忽,却无法回避。
网上流传过一句话:
父母和孩子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孩子长大之后与你渐行渐远;而是他陷入危险在等你救援,你却低头玩着手机。
一语成谶,细思极恐。
父母疏忽一秒,孩子拿命买单
诸如温州男婴溺水事件之类的案例,不在少数。
云南曲靖,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上,一个3岁女童赫然横穿马路。
注意,她不是一次,而是如此往返奔跑玩耍10次。
也许是孩子命大,前面9次多辆车急停避让;在她第10次横穿马路时,被避让不及的过路车辆撞倒——
孩子双脚趾骨骨折,所幸无生命危险。
期间,家长就坐在路边低头看手机,未采取任何制止措施,直到孩子出事。
湖南株洲,一位父亲从辆越野车下车后,边抽烟边玩手机。
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面前一方屏幕。
但这短暂的几分钟里,他3岁的儿子自己打开车门,绕过车尾,以很快的速度向马路对面跑去。
不料,一辆大货车恰好驶来——
父亲也恰好抬头发现乱窜的儿子。
可是,不幸只在一瞬间。
爸爸还未来得及抓住孩子,年幼的儿子已命丧车轮。
……
种种新闻,皆是因为家长疏忽大意,让孩子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我们放松休闲的几分钟,恶魔已经张开眼凝视孩子。
1分钟发个朋友圈,足够让孩子消失在大人的视线。
15秒刷一条抖音,却足够酿造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手机比孩子还重要吗?
那些错过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