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说:“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人溺水死亡。”
夏天,是游泳溺水的高峰期。
遇到溺水者,人的自然反应是赶紧把呛到肺里的水给排出来。于是,我们时常看到拍背、顶肚子,甚至倒吊的救助姿势。
但是现代救援理论告诉我们,赶紧做心肺复苏才是正确的溺水救援方式。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溺水急救中的对与错。
一直以来民间都有一种方法:
将小孩倒背着,一路狂奔,企图将误吸的水倒出来,
这种溺水的救援方法被称为控水。
但现代救援理论已基本否定了控水这一项举措。
现在循证医学已经明确,
控水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死亡率。
溺水救援
正确方式
旁观者可以做什么?
首先帮助溺水者上岸或上船。
如果不善于游泳救人不要盲目跳入水中救人,若患者还在扑腾应用绳索、救生圈、竹竿等物品帮助溺水者,若患者已无法挣扎则应争分夺秒施救。
但是!只要有可能,旁观者应该设法在没有进入水中的情况下拯救溺水的受害者。
(1)大声呼救
(2)尽快拨打
(3)可以尝试伸出或投掷援救工具(如棍子或衣服),告诉溺水者抓住。
溺水急救
的核心
溺水者拯救上岸后三种情况的不同处理方式:
1、清醒、有呼吸、脉搏:呼叫,陪伴、保暖,等救护车到达现场或送院观察。
2、无意识(呼叫无反应),有呼吸、脉搏:呼叫,清理口鼻异物,侧卧或头偏一侧,等待救护车到达现场,并密切观察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3、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立即清理口鼻异物,开发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即采用A-B-C心肺复苏程序。切记同时呼叫,并持续心肺复苏至溺水者恢复心跳呼吸或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接手抢救。
气道痉挛和窒息是溺水早期的主要矛盾,随着全身缺氧时间延长,会导致溺水者心跳骤停。
如果遇到心脏骤停,常规的抢救是优先进行心脏按压。但是,溺水者是因为缺氧继发心脏骤停的,所以开放气道、恢复呼吸是救援的第一步。
溺水
预防
暑期来临,多地都相继发生了小孩溺水身亡的悲剧,再次小编也要提醒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
1、不独自在野外水边玩耍;
2、要到有救生员的正规游泳场所游泳,按指示在游泳区游泳,勿去非游泳区;
3、儿童和青少年需有成人带领下游泳;
4、下水前要做热身运动,试水温,预防抽筋,如在水中突然抽筋时应立即上岸不要在水中逗留;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
5、不在水中打闹嬉戏。
6、注意休息,避免在水中时间过长,游泳30分钟,建议休息10分钟。
7、太饿、过饱或剧烈运动后不适宜下水游泳;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剧烈运动后应补充电解质充分休息,方可进行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