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此前乘坐广州飞纽约的南航CZ航班时,遇到一位老人无法自主排尿,膀胱可能胀破。张红医院血管外科的肖占祥医生自制装置,用嘴吸尿37分钟救人。事件经报道,张红医生行为被网友赞美的同时,也有网友指其完全没必要,疑其炒作作秀。
其中,广受讨论的就是有知名医疗自媒体11月21日发布的文章《在飞机上吸尿ml救人的医生,本该有更好的选择》,文章称,《国际民航组织关于卫生的有关文件》规定,对批准载运名以上乘客和航段长度超过2小时的飞机,配备一个医疗箱。如国家规章允许,运营人可选择将推荐的药品放在急救箱中。同时,该规定列出了医疗箱所应该包含的医疗器具,其中包括:导尿管及注射器(各种规格)、针头(各种规格)等物品。
相关文章引发了不少讨论:航班是否应配备导尿管?“飞机上用嘴导尿”是不是很坏的宣传?
医生:这买卖太不值了,巴菲特都不会干
张红医生22日在其个人微博(
张红)回应某些网友的质疑称,如果是做秀的话性价比太低,这买卖太不值了,巴菲特都不会干。关于机上救治病人的事情我想讲几点:
1.对大家给我的赞誉表示衷心感谢!这真的是一件特殊地点,特殊时空的小概率事件。医院每天遇到的困难比这大多了,应该向坚守岗位、默默无闻的同事表示最大敬意。我的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2.紧急情况下除了专业上比较清醒外其他都排在后面,当时的状态下考虑救人是第一位的,这是一种职业本能,过于冷静那是诸葛亮。
3.每个合格的医护人员都曾宣誓过,在漫长学习中都不断进行道德教育。所以我的这些行为并不是高大上,而是起码的职业品格与职业道德。我相信各行各业都一样。
4.关于为什么用嘴吸,主要原因有尽快缓解症状的紧迫感,针头太细不可能用大针管抽吸,小针管的工程量太大,时间不容许,空间所限,老人体位要求,使得很难有压力差。所以只好采用这样的方法,实属无奈。当然很多朋友提出各种技巧和方法,建议先做个试验看看,以备下次之用。
5.有失败的风险,并发症的风险,自己感染不治之症的风险。
航班是否应配备导尿管?
对于航班是否应该配备导尿管的问题,11月22日,资深机长陈建国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我国飞往美国的航班所需配置的设备,要符合我国民航和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规定,而两国的相关规定中,并未要求航班上必备导尿管。
陈建国表示,航空公司要取得运营许可,飞机上应该配置哪些应急、急救设备,由其航空公司所在国民航规章规定。事发在我国南航航班上,故应按照交通运输部年第29号令公布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以下简称:《承运规则》)执行。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承运规则》的附录B中明确载明了飞机上的急救箱和应急医疗箱的急救设备,但具体的药品或物品清单中并无提及导尿管。
“这文件里并没有要求配备导尿管,也就是说中国民航没有飞机上配备导尿管的要求。”陈建国认为。此外,陈建国还介绍,我国飞往美国的航班,除需满足我国民航规定外,还需要满足“美国联邦航空局第部规章”,该规章也未要求航班需必备导尿管。
对于“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