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大众出租驾驶员奋战在“新岗位”上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随着近日疫情形势的变化,上海市急救中心迎来严峻挑战,持续高位的满负荷运转使得各岗位人手告急,急救中心遂向全社会发出了紧急招募令。大众集团旗下的大众出租、大众物流积极响应号召,征集符合条件的员工投身急救支援者队伍,共同守护这座城市和市民的生命安全。
大众出租:从爱心送医到急救支援
12月24日,大众出租接上海市道运局通知,需要挑选驾驶员支援急救中心。各车队紧急摸底,连夜召集优秀的驾驶员接受任务。26日,首批招募者参加了市急救中心的岗前培训,46名驾驶员当天就上岗投入了的急救运送。驾驶员们分为日夜两班,每班12小时,平均要接8-10车次,他们不仅负责开车,还要与同车的另两名担架工一起搬运病人。
参与任务的管理员和驾驶员中,大部分都参加过上海四月和五月的交通保供服务。当时,大众出租应急车队承担了虹桥高铁站的交通保障任务,并在4月初成立上海首支进驻浦东的爱心保障车队,承担新区12个街道、24个镇内的市民就医运送保障服务。其中包括大量血透、放化疗患者,为其贯通了一条疫情中的生命线。这一次,他们为急救病人再次奔赴前线。
驾驶员葛厚文在四五月份全程参加了大众出租的交通保障任务,而这一次,从报名到上车的十几个小时中,他穿越了好几个城市。最近由于痛风病发作,加上已经连续7年没有回家过春节,葛厚文请假回安徽老家。本打算好好陪家人过个年,谁知他下午刚回到家,晚上就接到车队长电话,得知了支援的任务。“想到这是救人,我当时就主动报了名。”葛厚文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可是报到时间是第二天一早,他立即查了所有交通方式,发现唯一能赶回上海的办法就是立刻包车到蚌埠,坐夜间的绿皮火车赶回上海。于是他告别刚见面的家人,连夜动身返沪,加入支援者队伍。参加救援的第一晚,由于来不及赶回租在郊区的房子,葛厚文就在急救站找了个沙发蜷缩了一晚。
图说:驾驶员葛厚文两次参与交通保障任务
葛厚文是至今还没有感染的幸运者,他坦言:“我估计快阳了,今天有一个87岁的发烧老人,家里楼道太窄了,担架根本上不去,软担架也没法用,我们几个人就将他硬抱下来。”葛厚文神情轻松地说着当天的出车情况,虽然条件很艰苦,但他似乎并没有把这放在心上。
参与支援的驾驶员中,大部分是已经感染过的“阳康”,和葛厚文同屋的褚瑞林师傅就是其中一员。在四五月参与疫情保障的时候,褚瑞林从第一天出门,连续两个月没有回家,等他再次打开家门时,发现电饭锅已经长出了绿毛。这一次,他感染后连续发烧几天,至今味觉还没有恢复,身体也比较虚弱,但依然主动报名上了一线,“只要能坚持,我就要做下去,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四十多名大众出租驾驶员和葛师傅、褚师傅一样,为了让重症患者早一刻得到救治,奋战在这个既陌生又重要的“新岗位”上。大众出租的黄华锋师傅也是四五月份虹桥火车站保障点的现场管理员,这一次他和另两位同事一起驻守现场,负责驾驶员的调度安排。“我们现场管理,主要是做驾驶员的情绪疏导,前两天有个别驾驶员反映任务辛苦,我们及时去安抚沟通,努力把他们后勤服务做好,工会也把慰问品及时送到了每个司机手上,这几天大家的情绪都稳定多了。”
大众物流:为人民大众全力以赴
12月24日21时,大众物流部署了符合征集要求的员工,作为担架员投身急救支援者队伍。在今年这个冷清的圣诞夜,大众物流的管理团队却热火朝天地电话宣传联络、登记姓名电话、调整人员班次……短短的一个小时后,第一批16名志愿者的名单、手机号码和领队联系方式已经发送给了市急救中心联络人。
12月25日清晨,所有人员抵达公司集合,一同前往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进行前期培训。16名大众员工认真接受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开展的心肺复苏、担架搬运、穿脱防护服等一系列急救技能培训,虽然是临阵磨枪,但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不错过每个讲解细节,尽可能多地学习急救知识,确保现场支援时不错不乱、专业高效。
12月26日开始,这支崭新的队伍正式上岗,因为人手紧缺,他们甚至都没来得及跟车实习,就独当一面地直接投入实战。一天1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下来,吃饭、喝水都是急匆匆地应付一下,只为了尽可能地多接一车、多送一个病人。短短两天时间里,就护送了余车次,为维持上海急救的正常运转贡献着一份力量。
新民晚报记者任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