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引发猝死的人数高达55万,而医院外发生猝死的救治成功率仅1%左右。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救治措施就是及时实施心肺复苏。由于专业的急救人员不可能在事故发生时“神兵天降”,第一时间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更多有赖于公众急救知识技能的普及。
发现有人心脏骤停,应如何科学施救?10月26日,武汉市第22届职业技能大赛医务人员急救技能竞赛决赛结束后,武汉市急救中心急救培训中心主任乐薏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详解心脏骤停急救要点。
发生心脏骤停第一时间实施胸外按压
正确的心脏骤停抢救环节涵盖哪些步骤?乐薏介绍,根据《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心肺复苏的标准步骤和方法高度概括起来就是“CABD”四步法:
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30次;
Airway徒手开放气道;
Breathing器械辅助呼吸或人工呼吸2次;
Defibrillation实施体外电击除颤。
乐薏介绍,与早期版本《指南》中“ABCD”(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击除颤)的操作顺序不同,胸外按压被排到了第一位,因为此举可以有效缩短从呼吸心跳停止到人工循环支持开始的时间,有利于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预后,也相对简化了心肺复苏的流程。
有效胸外按压需掌握“六个要点”
1.按压部位——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间点。
2.正确手势——双手重叠十指交扣,用掌根部与患者胸骨接触,不可将力量作用于患者两侧肋骨上,以免造成骨折。
3.按压姿势——双膝跪地,腰部挺直,双臂绷直,以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4.用力按压——按压深度应使成人胸骨下陷5—6厘米,每次下压完成后充分放松,让患者胸廓完全回弹。
5.快速按压——按压频率要达到—次/分钟,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之间无缝交替。
6.持续不断——心肺复苏过程中不管做任何操作,都要求尽量不要中断心脏按压,若不得不中断胸外按压,时间最好能控制在5秒钟以内、最多不超过10秒钟。(长江日报记者武叶通讯员罗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