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推进年新闻发布会实录
TUhjnbcbe - 2025/4/2 17:55:00
                            

(年5月6日)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织宣传部部长邵锋:

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大家在五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来到以救护培训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推进年新闻发布会。

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即将进行新闻发布的各位发布人,他们是: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孙硕鹏;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部长曹怀杰;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主任赵建忠。

下面,首先请孙硕鹏副会长介绍一下应急救护推进年的总体情况。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孙硕鹏:

很高兴与媒体朋友们见面。再过两天,我们将迎来第74个世界红十字日。红十字日不仅仅是红十字工作者的节日,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节日,它进一步唤起人们的生命意识、人道意识,激励着我们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保护生命健康、促进世界和平进步而不懈努力。借此机会,很荣幸向各位媒体朋友们介绍中国红十字会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开展应急救护推进年活动的相关情况。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期许变得日益强烈,而各种意外伤害、急危重症、突发猝死往往就在身边发生。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超过50万,许多生命消失是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抢救,而并非是病情已发展到不可挽回的程度。保护生命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更需要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需要自救互救能力的提升。保护生命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应急救护做起。

“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志愿者参与现场救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会的职责。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关爱生命意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国红十字会决定把年确定为应急救护推进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提升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建健康中国、共享美好生活。这也是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之一。我们希望通过新闻媒体界的共同呼吁,动员更多公众学习急救、学会急救、敢于施救,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将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实施“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年)》,去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中红字〔〕24号),部署在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工作。今年,中国红十字会将配合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校园应急救护工作力度,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纳入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特别是列入学生军训内容,实现对高中阶段学生应训尽训。同时,对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等重点教职员工进行全员培训取证,进一步提高校园突发意外伤害应急处置能力。此外,中国红十字会还通过援建“博爱校医室”,打造校园应急救护服务阵地,助力健康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第二,开展“救在身边交通救护伴我行”活动。保障公众出行安全一直是应急救护工作的重点。从今年开始,中国红十字会将与交通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场所配置急救箱、AED、救护一体机等急救设施设备,同步开展交通领域工作人员救护培训,发展应急救护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提高交通场站救护能力。

第三,开展“救在身边社区讲堂”活动。“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是红十字工作者的初心。为了共建共享美好家园,中国红十字会将加大应急救护进社区力度,组织应急救护师资,深入城乡社区开展“救在身边社区讲堂、名师讲堂”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中国红十字会还将依托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集应急救护、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博爱家园”,发展社区救护志愿服务队伍,提升社区自救互救能力。

第四,开展“救在身边旅游景区救护”行动。为提升旅游景区应急救护能力,保障游客健康安全,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已在全国个4A以上的旅游景区援建了红十字救护站,跟进培训景区工作人员,组建了常态化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伍。这些红十字救护站与景区医务室实现功能整合,并增配急救箱、氧气瓶、急救担架、轮椅等救护设备。同时,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救护联动机制,显著增强了景区应急救护能力。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红十字景区救护站积极为游客提供应急救护服务,赢得了各方的赞誉。今年开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景区应急救护力度,在实现有援建条件和需求的5A景区救护站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向其他景区拓展。

第五,开展“救在身边红十字与冬奥同行、与亚运同行”活动。参与奥运服务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惯例。继北京年奥运会、广州年亚运会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相继与北京冬奥组委、冬残奥组委,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正组织赛事城市红十字会,为奥运、亚运志愿者提供应急救护培训,并在场馆内外设立红十字救护站,组建红十字救护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北京冬奥和杭州亚运救护服务。借鉴服务奥运经验,中国红十字会还为马拉松、进博会等提供应急救护服务,以进一步增强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救护保障能力。

第六,开展“救在身边寻找最美救护员”活动。应急救护的生命力在于公众的参与。在我们身边,有意外事件的发生,更有危难时主动伸出援手的人们。他们是我们中间的一员,又往往是施救后消失在茫茫人海、不为我们相识的美丽背影。他们在危难时救人生命于一瞬,又从不计较功名得失,他们理应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受尊敬的人。为弘扬关爱生命、见义勇为精神,中国红十字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救在身边寻找最美救护员”活动,发掘、选树一批红十字救护员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和引领,倡导社会公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学急救、会急救、敢急救,营造“人人学急救、你行我也行”的新时代文明新风尚。中国红十字会还邀请中国女排队员林莉作为红十字应急救护形象大使,摄制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公益广告。

第七,推广“救在身边红十字救护一体机”。随着应急救护意识的逐步增强,近年来,社会公众对AED的配置和普及表现出很强的预期。红十字会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公共场所配置AED。我们认识到,科技的进步显著增强了现场施救能力,但是设备终究不能代替人,我们不仅需要AED等急救设备,更需要能够掌握和使用AED的救护员。为此,中国红十字会将倡导在公共场所推广内置AED和急救包的红十字救护一体机。一体机不仅要有急救设备,还要滚动播放急救知识视频,特别是在配有一体机的场地,必须要保证身边的工作人员接受过急救培训,确保随时就近施救。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依法履职尽责,全面实施“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有效提升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程度,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邵锋:刚才孙会长介绍了中国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推进年活动的总体背景和主要内容,记者朋友们可能有不少感兴趣的问题,下面请大家提问。

新华社记者徐壮:我们注意到,社会各界对在公共场所尤其是人流量较大的交通站点配备AED设备已有共识,一些部门、机构积极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请问这些举措是否能有效提升公共场所现场急救能力?中国红十字会未来将在这方面发挥怎样作用?

孙硕鹏: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简称,AED成为大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推进年新闻发布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