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是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要满腔热忱做好,做到服务保障力度不降、标准不降、质量不降,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老干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以走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扎实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
当前老干部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
随着深度“两高期”的普遍到来,老干部的身心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医院、医院、三怕出不了院的心理担忧日趋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发病率不断增高。进入“两高期”后,老干部生理机能不断老化、弱化,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疾病急剧增多,发病率居高不下。二是依赖性日益增强。随着身体机能的老化弱化甚至功能丧失,老干部的自理能力逐渐变弱,对组织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三是“空巢”家庭逐渐增多。伴随着高龄、高发病期的到来,老干部及家属、子女的病故率呈增长趋势,也有部分老干部子女常年在外,或忙于自家事务,导致“空巢”老人现象愈发明显。四是精神诉求愈发强烈。“两高期”老干部身体衰弱、少人陪伴,加上子女失业、自身丧偶等一些突发变故,使得他们长期处于落单的状态,繁杂的生活景况、内心的孤独无助给老干部的心理和精神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导致他们渴望有人聊天有人陪的诉求愈发强烈。
提升服务保障质量的具体措施
突出医疗服务。坚持24小时在岗在位,坚持日常门诊、及时送诊和陪同就诊;坚持健全健康医疗病历档案,定期开展病历分析;实施个性化医疗服务,加强用药指导和心理疏导;坚持向老干部宣传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强化防病健身意识,定期为其讲解老年人常见病、突发病的基本预防和临时自救方法,定期对老干部家属和保姆进行重病急救及护理培训。同时,还要为老干部订阅健康报刊,使他们了解掌握防病常识。在完善“六室一房一库”的基础上,建设高档次的医疗保健中心,配置半自动生化仪、理疗仪等必备医疗器械,以满足老干部看病的需要。建立老干部电子健康档案,加强医务人员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成立抢救小组,制定应急抢救预案,开辟急救治绿色通道,定期进行演练。医院的干休所,要研究制定老干部就诊看病、就地急救、经费补助等具体规定。要求老干部外出时,随身携带印有个人情况、主要病史、过敏药物、电话号码的“健康卡”和配备常用急救药品的“保健盒”。为每户老干部安装紧急呼叫器、购买氧气瓶和急救箱,时刻保持救护车辆和急救器材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细化生活服务。在上门服务的基础上,把优质服务的目标细化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服务工作首问责任制,保证老干部交待的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体弱多病、丧偶单身和年满80周岁的老干部,要落实“定人、定岗、定职责、定标准”责任制,重点给予照顾。从老干部的医、食、住、行做起,坚持开展送医药、书籍、维修、车辆、主副食等上门服务,从老干部急需解决的小事做起,以细节服务促进优质服务,越是细小的事情越要为老干部想到、做到,处处为了老干部,处处方便老干部。针对许多老干部做不了饭、外出购物不方便等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把与老干部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服务项目引进干休所,方便老干部日常生活。对卧床不起、行走不便和长期住院的老干部,可请理发师、修脚师等上门服务。
深化精神服务。组织工作人员与老干部“结对子”,定人定户,经常到老干部家中促膝长谈。对那些出不了门、长期卧床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干部,坚持定期上门服务;要坚持与老干部子女建立联系制度,及时交流老干部的身体及思想状况,动员他们常回家看看;劝说和帮助老干部雇请保姆,并对保姆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定期到结对子老干部家中走一走、问一问,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尤其对那些曾经产生过悲观情绪,子女劝说又无效的老干部,工作人员要及时靠上去做工作,耐心开导,帮助他们消除悲观心理,重新振作。工作人员要经常找老干部唠唠嗑、拉拉家常,及时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和情感世界,对存有心理疑惑、心理疾病的要及时进行疏导和精神抚慰,给予他们最真挚的关心和问候。四要优化环境条件。要在落实上级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想老干部所想,急老干部所急,大力改善生活设施,使老干部的生活更加舒适。要建好文体活动中心,定期组织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搞好院内绿化工程,争取使院内景点与宿舍区融为一体,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标准。建立安全预防经常性工作机制,对预防教育、工作制度、岗位职责、防范措施进行规范,明确各级组织和各类人员职责,使安全预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协助老干部安装防盗门、防护网、电子报警系统,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同时,积极开展尊老敬贤活动,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氛围。
提升服务保障质量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不因人员复杂而不为,坚持在精细上求突破。在细致上体现真心。时刻以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警醒工作人员,教育他们真心敬重老干部、真切关爱老干部、真诚服务老干部。每逢工作人员调入,组织他们挨家挨户认门认人,尽快熟悉老干部的经历和业绩,增进对老干部的敬仰之情;工作人员变更时,把老干部的革命经历、身体心理和家庭状况作为工作交接的重要内容,逐一介绍清楚。在细微处体现真情。面对“空巢”老人,要用真情满足他们精神上的合理需求,积极开展适应老干部特点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和健身活动,引导老干部在学习中丰富头脑,在娱乐中愉悦身心,在欣赏中陶冶情操,在沟通中舒畅心灵,不断提高文化生活品位,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细节中体现真功。注意从老干部面部表情、言谈语气、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等细节中,感知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性化服务。
不因问题棘手而推诿,坚持在解难上使狠劲。把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