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经济大萧条,一路走到今天,成为全球医药老大,强生如何穿越百年?
金梅
作者砺石商业评论
出品
几乎每一个中药企业都有一个强生梦,云南白药、片仔癀、马应龙不一而足,它们都模仿着强生的路径,在消费品领域大做文章。
年,强生营收亿美元(同比+13.6%),净利润亿美元(同比+41.9%),研发投入为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5.7%)。它是中药巨头云南白药营收的18.6倍、净利润和研发投入的倍,片仔癀营收的84倍、净利润的62倍、研发投入的倍。
在全球60个国家地区拥有多家运营公司的强生,穿越百年成为全球医药老大,它不只让中药企业手追心慕,也是消费品、医疗器械与制药领域众多优秀企业的劲敌。
1
接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年1月,从事医疗药品销售的詹姆斯·伍德·强生,坐在从纽约开往费城的火车上心潮澎湃。英国医生约瑟夫·李斯特推崇的无菌手术,让手术致死率数倍降低,詹姆斯确定这是个大商机。
火车停在了纽约和费城之间的新布朗斯维克市,这里铁路、水路交通便利,两医院。彼时的詹姆斯不会知道,此后这座城市被称为“保健之城”,亦有自己的功劳。
他下了火车,租下了轨道旁50米处一个小楼的顶层。这一年,自由女神在美国落成,可口可乐刚被发明出来,踩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初期,加之铁路、电话、打印机的技术加持,正是创业的绝佳时机。
年10月,以三兄弟的名字命名的强生公司正式注册。他们花费1万美金买下设备,然后打通了运输渠道,成为世界上第一批能大规模生产无菌缝线的企业,此外它还生产外科敷料、纱布等。
年,它为铁路工人推出了急救用品,开启了世界急救研究的先河。强医院外渗透,年,强生将医用缝线剩余的丝线“废物利用”,做成普通消费者买得起、价格低廉的牙线。
年,一次意外,让强生开拓了一片新领地。
一位医生写信反映病人用了强生的药膏后皮肤不适,公司研究主管立刻寄给医生一包意大利滑石粉,建议涂在病人皮肤上,并迅速给所有药膏都配了一小罐滑石粉。
顾客用后,大呼神奇,甚至要直接购买滑石粉。于是,它顺势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婴儿爽身粉”,进入消费者健康领域,此产品曾一度占据强生营收的40%以上。
年,它生产着世界上90%的棉线、纱布和绷带。作为保卫大众生命安全的绝对刚需产品,一战期间强生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而是全天候运作,支持前线需求。
一战结束后,公司二世传人担心美国独立政策会影响海外出口,于是开始“建立全球工厂”。年,他在加拿大成立第一家海外公司,此后强生陆续落地美洲、欧洲、非洲、亚洲与澳大利亚等地,充分利用海外资源降低成本。
强生二世是个企业管理高手,他还提出了“Belocalasyoucanbe(尽其所能的本地化)”、“分权=创造力=生产力”的理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使公司地方化,充分为分公司授权实现分权化,这成为了强生的管理模式。
医疗用品的主营业务,为强生带来了很多“副产品”。年,强生售出超亿片的最畅销单品——邦迪创可贴,就来自雇员对纱布、涂敷药和外科用胶带的DIY。
年,它推出modess牌卫生巾,并开始建立广泛的个人护理消费品产线。这个产品就来自它为产科医生们定制的分娩用工具包。
年,战后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为节省洗尿布的时间,强生生产出一次性尿布。1年,强生婴儿油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婴儿油。年,强生婴儿润肤露一上市,就成为公司最畅销的产品。
它总能敏锐地发现这些副产品的商机,并踩着时代的需求,将其商品化、品牌化,在产业领域内找到自己最有利可图的跨界抢滩点。
年9月,强生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彼时其子公司已经有31家,销售产品种,年销售额万美元,净利润万美元。
年,它推出了无泪配方的婴儿洗发水,成为一项新的科技突破。由于一直对市场有敏锐的趋势判断,所以其日化产品总能以开局者的姿态,吃尽市场红利。
此后它还利用收购,不断在消费者健康领域开疆拓土,提升市场占有。消费者健康纵然火爆(年该业务收入.35亿美元),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强生最多就是个日化细分领域的宝洁(年营收.18亿美元)。
然而年宝洁滑落全球市值前十榜时,强生却挺进此榜,并且在榜上坚挺了11年,它还有“秘密武器”。
2
拓宽主业领地
强生敏锐地接住了消费者健康业务的“馅饼”,借着市场蓝海期曾创造了公司超过一半的营收。但消费品领域的技术门槛不高,技术更新慢,竞争加剧后,很难保证持续的市场占有和可观的利润。
作为曾经推动现代无菌手术发展、让急救箱成为医生标配的强生,不会因为眼前的馅饼,而忘了自己医疗用品的主业。
年,它成立了一个无细菌研究室,在该实验室的推动下,它围绕手术、急救、牙科等领域开发出一系列的产品。它还开发出了缝线的密闭消毒技术,成为当时无菌领域的前沿。
但它很快跳出了细菌的藩篱,开始提供更多的医疗用品、医疗器械等。年,强生收购了CodmanShurtleff,Inc.的神经外科业务,并于年引进髋关节置换业务,骨科业务开启。
此后通过多次收购,它成为全球骨科耗材市场的领头羊。年,其骨科业务营收85.8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0%。
根据市场行情,强生不断收购,拓宽业务领地、强化优势、占领蓝海市场,同时做业务整合、剥离,以聚焦业务、提升优势领域的话语权、利润率。一系列动作后,其在骨科、外科手术、眼科、介入解决方案四大领域形成了优势。
不断涌进的新公司和自身的研发投入,使其-年间,在医疗器械方向申请了件专利。近年它还通过收购,继续向骨骼3D打印技术,手术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辅助外固定系统等科技前沿领域寻求新的增长。
年,强生医疗器械业务收入.6亿美元,增幅为17.9%,远超消费者健康的增长。
虽然不断地靠买买买开疆拓土,但过去5年,公司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并购投资仅为亿美元,收购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这正是强生的并购智慧,它靠一众“高性价比”的小型公司的收购、整合,小步快跑,降低公司的财务压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选择文化理念相似,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收购,成了其传统。
很多人说,“强生重新定义了人们对大公司的认知”。完成收购后,它会确保被收购公司的独立性。坚持绝对授权的强生,笃信小而独立的公司,更有活力,研发效率更高,大公司的复杂流程会扼杀创新和发展先机。
收购的公司一旦表现不佳,它即会迅速剥离,从而保持业绩的稳定。超强的盈利能力、可控的债务区间,让其市值一路高涨。
年,公司医疗器械虽然成绩亮眼,但与消费者健康业务相加,不过.95亿美元,并不足以将强生推向世界前列。
强生还有更厉害的增长引擎。
3
找到新的顶梁柱
年,强生制药业务收入.8亿美元,增长达14.3%,托起了其亿美元的巨额营收。
深耕医疗系统的强生,怎能放弃制药这个香饽饽?-年,它先后收购了McNeilLab、Cilag-Chemie、杨森三家公司,渐渐挖开了制药领域的金矿。
收购一年后,McNeilLab推出了OTC版止痛药泰诺,借着公司积累的消费品和医疗用品的渠道优势,此药甚至直接撬动了彼时OTC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的地基。研发能力超强的杨森制药,则奠定了强生在处方药研发上的品牌优势。
60年代后,医疗用品业务竞争骤增,延续其任用顶尖销售人才帮助企业反败为胜的传统,强生挖来了宝洁的销售总监JamesBurke担任公司运营总裁。管理层的高瞻远瞩,也是其长久不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Burke推出了娇爽卫生巾,通过电视广告和卫生巾品牌收购,到年拿下了美国卫生巾市场的半壁江山。
年,OTC巨头BMS为了夺回被泰诺抢走的止痛剂市场,与高定价的泰诺打起了价格战。Burke则主导泰诺大幅降价,并利用电视广告让泰诺走向大众市场,在OTC药品销售上一骑绝尘。
年,泰诺销售额达到3.5亿美元,成了美国销量最大的日常保健用品,单品占到了强生总利润的17%。
崛起总伴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年10月,强生迎来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一位投毒者通过篡改包装,在泰诺胶囊里掺入了氰化物,导致7人死亡,引起美国一片惶恐。
这件事本足以杀死泰诺,然而它却奇迹般活了下来。
起死回生得益于管理者的高瞻远瞩,更离不开公司几十年自用不觉的文化根基——《我们的信条》。信条明确指出: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