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帮扶路上的健康使者记对口支援医师刘振波
TUhjnbcbe - 2020/12/9 13:15:00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87.html

为响应国家“对口支援”*策,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医院神经外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振波,妇一科主治医师李萌分别于年8月、年7医院开展为时一年的医疗帮扶。

对口支援医疗卫生方面的对口支援是指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专业性支援、协作,内容主要是技术支援和技术协作。

你们的进步,是我最大的骄傲

“医者情怀行胜于言,我将会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作为医者的担当与使命。”

——刘振波

医院之初,刘振波被医院挂职副院长,对口支援神经外科的工作。同时,他也是此次医院对口支援小组的负责人。时间短,任务重。刘振波从心底感受到了工作的艰巨,也激发了他要干好工作的斗志。“文化建设、技术能力、科室协作能力要同抓共管”,刘振波认为神经外科的努力方向无论是当下还是以后都要紧抓住这三点。他说,神经外科属于急症科室,病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生命往往处于濒危状态。神经外科的文化建设,首先要提升医护人员的精气神,大家都要高度具备随时抢救病人的意识,在技术上要做到精益求精。同时,与神经内科、急诊、手术室、影像等相关科室的协作能力也至关重要。刘振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一年时间里,刘振波在邢台与沙河间往来,在住院部、门诊、义诊中奔波,每一天都在工作着、忙碌着:早交班、手术、科室业务学习、查房、示教……他协助科室开展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等多种手术项目。为保证抢救的时效性,刘振波完善了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急诊手术的抢救流程,引进了神经内镜等各种手术仪器。规范的抢救定位流程和制度的建立,大大缩短了抢救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急救能力,增进了相关科室的团队协作能力。时光飞逝,离别在即。刘振波说基本完成了自己设想的任务,不足是有的,收获更是满满。看着科室一点一滴的进步,刘振波很为大家骄傲。医院忙碌的日子

医院

忙碌的日子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家乡

“沙河,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可以下乡回家了。身为一名医生,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将我所学的知识回报给她。”

——李萌

李萌是地道的沙河人,虽在邢台市安家,但她的父母兄弟均生活在沙河,回来工作意味着回娘家来了。回娘家,李萌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暖意,听着身边熟悉的家乡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我来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么样干好?”李萌不断地问着自己,并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佳的回答。

医院妇科,李萌了解到科室的腹腔镜刚开展不久,尚处于起步阶段。于是,她协助科室规范手术流程,并发挥所长帮助科室开展各种腹腔镜手术,特别是60余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科室在该技术项目上的空白。为了规范宫外孕、*体破裂、卵巢瘤蒂扭转这三大妇科常见急腹症的诊治,防止因其漏诊、误诊和处理不及时而危及病人生命,李萌帮助科室拟定诊治流程,并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

医院的日子里,李萌每周定期出门诊,每月进行科室内业务培训,不时下乡义诊,长期开展各种开腹手术、阴式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她以娴熟的操作完成了每一台手术,早交班、查房、示教……她细致严谨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干一样、是一样、好一样。她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患者的信赖。

光阴似箭,一年的时间短且有限。李萌感谢对口支援的*策让她得以“回家”,她说能够回来为父老乡亲做一点自己擅长的事情是幸福的。

自国家“对口支援”*策实施以来,无数的专家们奔波在帮扶路上,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下沉到基层。刘振波、李萌是这无数人中光荣的一员,他们作为健康的使者,以公益性为导向,把手中熊熊的优质医疗资源火炬传递开来,惠及基层、服务人民,他们是可敬又可爱的人!

岁月熔熔,健康使者们奋斗的印迹都将被忠实地记录下来。河山带砺,健康中国的伟大梦想必将在无数践行者的冲锋破浪中变为现实。END撰稿:崔笑然

制作:李超行

审核:张春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帮扶路上的健康使者记对口支援医师刘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