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市二院妇产科医生赵嵩已经在病房工作了22个年头,20多年的医海生涯,不仅锻造了她较强的技术能力,也培养了她高尚的职业品德。在妇产科这样一手托起两个生命的科室,她步履匆匆,却不知疲倦,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虽身材不高,却担起了“山”一般的责任。
两天前的清晨,一位宫外孕患者在赵嵩的抢救下死里逃生。入院时患者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紧急腹腔镜探查术的结果让在场医生和家属的心都揪了起来:盆腔、腹腔大量积血。
赵嵩顾不上多想,全身心扑到了抢救生命的手术之中。一个多小时的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处理完患者术后相关事项,赵嵩没来得及缓口气,就又开始了另一台手术。5台手术完成后,已经是星辰满天。赵嵩说,其实那天早上她原本是下夜班,做完急诊手术后,就忘记了要下班的事,跟着科室继续忙碌了起来。
妇产科的急危重症患者很多,在这个特殊的科室,医生常常肩负更多责任,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随着国家开放“二孩*策”,妇产科医生面对的高龄产妇、高危妊娠患者越来越多。
曾经,一位42岁的高龄产妇发生胎盘前置、胎盘植入症状,赵嵩所在的急救团队迅速反应,开展急救工作。9个单位的压积红细胞、毫升的血浆输入,一系列程序下来,伴随“哇哇”的啼哭声,孕38周的宝宝终于出生,赵嵩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慢慢放下。
曾经,一位产妇突发羊水栓塞,在生死攸关之际,急诊手术台上赵嵩拼尽全力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忙碌的赵嵩鲜有时间陪伴家人。逢年过节的家庭聚会上,她总是缺席的那一个,就连对于读初三女儿的关怀,也只能“求助”于电话。
从事妇产科工作以来,赵嵩先后两次外出进修学习,在妇科腔镜技术中造诣颇深。年,在医院完成为期半年的学习后,带着省级先进技术很快投入到科室业务中来。在她的努力下,科室将微创腔镜技术应用到更多更复杂的妇科手术中,越来越多的妇科患者在微创技术中获益。
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全心全意。作为河南省围产医学会委员、省生殖免疫学会委员、市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赵嵩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攀登不止,凭借《微电脑镇痛泵在产科分娩中的临床应用》项目,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了市青年科技专家、青年进步奖等荣誉。
版权归文章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与本平台联系
文章来源:平顶山晚报健康视界
作者:李莹
编辑:李莹
平顶山晚报微健康
医院专家资源
为您解决求医问药的烦恼
您可扫描上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