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女性之经、带、胎、产等妇科杂病,中医治疗优势显著。临床中许多常用方剂被加工为中成药的剂型,为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与此同时,便利的服药方式淡化了因人制宜的思想,也带来了许多服药的盲点和误区。如何正确全面的了解妇科常见方剂,女性专题告诉你。
导语:女性之经、带、胎、产等妇科杂病,中医治疗优势显著。临床中许多常用方剂被加工为中成药的剂型,为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与此同时,便利的服药方式淡化了因人制宜的思想,也带来了许多服药的盲点和误区。如何正确全面的了解妇科常见方剂,女性专题告诉你。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四君子汤是临床中最常用的健脾补气之方。方中主要以人参补益脾胃之气;白术甘温苦燥之性可燥湿健脾,加强人参药效;茯苓可健脾渗湿利水,标本兼顾;甘草经蜜炙之后,增加了益气之功,且为“国老”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健脾益气,且作用平淡,犹如宽厚平和之君子,因此有了“四君子汤”之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言四君子汤:“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即脾虚气弱之人主要表现为:神疲易倦、食少、腹胀、便溏。
脾主运化,一类人会由于脾虚无力运化水液而生湿化痰,表现为体胖,大便稀溏,周身困重乏力等。另一类人会因脾虚吸收水谷精微不足,从而表现为体瘦、腹胀纳差、口渴欲饮、大便稀溏、易腹泻等。脾统血,因此脾虚对女性月经也有影响,往往会出现月经色淡、量少、周期延长;带下量多,色白,质地稀薄,无臭味;行经前后易腹泻、小腹坠胀,隐隐作痛等表现。
“脾为后天之本”,除了上述随脾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外,因个人体质、生活习性的不同,脾虚还可能会引起其他脏腑之气的盈亏,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症状。单纯仅脾虚之人少之又少,因此四君子汤在具体应用时,很少会使用原方,更多的是以四君为基础进行增减,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四君子汤作为健脾补气的基础方,其临床用途之多,应用范围之广,而以四君子汤为底方进行加减化裁的诸多方剂,更加大了“健脾益气”的临床价值。
市面上有其原方组成的中成药四君子丸,但使用更多的还是增加药味后的六君子丸、香砂六君丸。
四君子丸即四君子汤原方组成,如上文所言可治疗脾虚导致的食少、腹胀、便溏等症,而这些症状也渐渐成为老中青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若未及时干预,任其发展,仅四君的药力已不足以扶正祛邪,则需在原方上做变化。
四君基础上加之陈皮、半夏二药后变为六君,制成六君子丸。脾虚日久最易生湿,往往除了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脾虚表现外,还会出现痰多、恶心呕吐、胸脘部堵塞胀闷等痰湿内阻的表现,行经女性或伴随有自觉血下不畅、痛经等。陈皮除健脾消食外更偏于行气,可理气化痰,半夏之性较为辛燥,长于消痰去湿,两药增加了“四君子”理气化痰之功,故而六君子丸更适合脾胃气虚兼痰湿之证。
六君的基础上再加木香、砂仁二药名为香砂六君。脾虚不运,痰凝内阻进一步加重可致气机运行不畅,且痰湿日久易耗损阳气,导致兼见脘腹胀痛、喜温喜按、不思饮食、肿满等气滞、虚寒之象。因此加入木香助“行”、砂仁助“温”,二药辛温之性味在行气、暖中的同时,还可兼助“六君子”推动、温化凝滞之痰湿。而在针对女性月经病临证开方时,木香往往改为香附,增加疏肝解郁之功。
四君、六君、香砂六君,通过药味的增添,使之更适合临证需要。四君子汤四平八稳,较为温和,常用作治疗脾虚气弱证的底方进行加减;脾虚不运化水湿,痰饮内蕴,可选择六君;而香砂六君更适于脾胃气虚,湿阻气滞之证。
除此之外,临床常用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方都是以健脾益气为基本思想进行变化,其配伍中也都藏着四君子汤的影子。它们经过加减化裁后,各自的侧重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将在后续几篇中慢慢介绍。招聘
全职·学术编辑
招聘
兼职·学术编辑
招聘
兼职·运营人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