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女性专题之妇科常用药归脾汤
TUhjnbcbe - 2021/2/6 2:11:00

导语:女性之经、带、胎、产等妇科杂病,中医治疗优势显著。临床中许多常用方剂被加工为中成药的剂型,为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与此同时,便利的服药方式淡化了因人制宜的思想,也带来了许多服药的盲点和误区。如何正确全面的了解妇科常见方剂,女性专题告诉你。

导语:女性之经、带、胎、产等妇科杂病,中医治疗优势显著。临床中许多常用方剂被加工为中成药的剂型,为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与此同时,便利的服药方式淡化了因人制宜的思想,也带来了许多服药的盲点和误区。如何正确全面的了解妇科常见方剂,女性专题告诉你。

归脾汤,虽方名中仅提及脾脏,但实际上此方更大的作用在于主调心脾两脏,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中医认为气、血相辅相成:气对血的生成和运行有统率作用,气不仅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也推动并统摄着血液在脉道内正常流动;气的充盛和功能发挥也离不开血液的化生和濡养,血液是气的载体,循环于周身,不断为各脏腑组织提供营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与血共同依赖脾胃受纳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及催化;心主血脉,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

脾气虚弱可引起食少、便溏,水谷精微受纳不足,而人体气血生化乏源,会进一步加重脾虚;脾虚不统血,即统领、固摄血液的功能受限,血液流动异常,继而会出现一系列失血的表象,如牙龈出血、紫癜、便血,妇女月经提前等。阴血耗伤,最易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表现为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或出现盗汗、心烦、虚热等阴虚表现。因此,归脾汤在组方时注重心脾同治,重在补脾;气血并补,重在益气。方中人参用量最大,可调补五脏,补气生血,养心益脾;龙眼肉也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与人参协同发挥主要功效。*芪、白术、甘草可助人参益气健脾,当归、酸枣仁助龙眼肉养血补心。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最后加入木香行气,使以上诸药补而不滞,助脾运化。归脾汤在妇科应用中,主要用于心脾两虚型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其经血一般色淡量多、质清稀、无血块、无臭味,伴见小腹坠胀,面色恍白或萎*,神疲气短,面浮肢肿,手足不温。对围绝经期女性心阴不足,心神失养而造成的眠差、梦多、心悸、健忘等治疗效果亦佳。崩漏属月经病迁延不治而发展至较危重的阶段,因此其治疗周期会比其他妇科病长,且病情严重时除辨证论治外,针对疾病的症状来加减经方也十分必要。归脾汤以补益为主,直接收涩止血力量不够,常用于止血之后的恢复期。若要将归脾汤用在出血急性期,还需要在原方基础上加龙骨、牡蛎、炮姜炭等药增加收敛止血的功效。临证时也常取补中益气汤之意加升麻升提阳气,标本兼治,使补气升阳,止血调经。

对比四君子汤,归脾汤增加了养血宁心的作用,临床也多用来治疗月经病等血症,四君子也无此方的宁心安神之效。此方在组成上与补中益气汤相似,但补中益气重用*芪补气,升举之力强,而归脾汤重用人参、龙眼肉,旨在益气以养血。

中成药中,以归脾汤为组成依据的中成药有人参归脾丸和归脾丸两种,其中,人参归脾丸使用原方组成,而归脾丸则是将人参换成了*参。*参归脾作用与人参相仿,但养心之力稍弱,*参的价格也决定着归脾丸要比人参归脾丸便宜。在选择时,需根据医生建议来选购更适宜自己的中成药。

相关链接:

女性专题之妇科常用药

四君子汤女性专题之妇科常用药

逍遥散女性专题之妇科常用药

参苓白术散女性专题之妇科常用药

补中益气汤

招聘

全职·学术编辑

招聘

兼职·学术编辑

招聘

兼职·运营人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女性专题之妇科常用药归脾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