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脱贫攻坚中,健康扶贫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为使太行深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阜平县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医疗及康养服务,快步迈上全面小康之路,国管局在坚持职业教育、电子商务、整村推进、产业扶持的基础上,医院新址建设,积极协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国中医科学院派驻医疗帮扶团队实行定点帮扶,积极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之痛,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健康医疗保障。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国管局*组书记、局长李宝荣多次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书记余艳医院的帮扶方式,局领导赵峰涛、赵建国、陈佳资积极与建设单位会商协调解决困难、医院新址建设进度;与国家中医院发展规划、提升医疗水平和运营能力、医院发展瓶颈,创新推进阜平健康扶贫事业。
多方协调搞建设
局扶贫办和扶贫工作组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基建工程进度,加快医疗设施配套,医院新址尽快启用,尽早满足阜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一方面,加强与施工管理单位的沟通。局领导与中建集团负责同志深入建设工地调研,现场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局扶贫工作组认真抓落实、全力保运转,邀请中建集团市场与项目管理部负责同志连续两周在项目现场督导基建工作,集中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多次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河北省卫健委、保定市卫健委等单位座谈,积极争取*策支持。另一方面,选派专人驻点跟进工程建设。局扶贫工作组派驻两名扶贫干部协调对接,每日召开项目进度调度会,在项目建设关键时期向县委县*府报送《工程建设情况日报》,协调县有关单位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医院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完工。同时,做好中医科学院驻点帮扶队保障、中医院全面规划发展等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积极协调中华中医药学会、宋庆龄基金会、中信银行等多家单位捐物捐款,医院的医疗设备设施水平。
年7月,占地亩、建筑面积达9.9万平方米的新址启用,医院实现了硬件条件的历史性跨越,设计床位增加到余张,诊疗量随之快速增长。除医院看病外,很多县医院现代化的诊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优秀的专家团队所吸引,慕名前来就诊,部分优势科室还出现了“一床难求”的局面。
多措并举保运营
“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是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国管局明确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看病的思路,积极协调引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下属单位的优质医疗资源,组建“中医药国家队”,医院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选派驻点帮扶队和国管局挂职干部一同参与医院建设,在科室规划、人员培训、专科建设等方面提供全面帮扶。
为进一步发挥好中国中医科学院驻点帮扶医疗队专家对医院“传帮带”的作用,医院新招录医护人员70余名,并借助帮扶专家的人才资源优势成立了博士工作室,“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重点培养本地人才,打造一支“不走”的专家队伍。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医院组织了4次管理人员培训班,医院接收医院进修人员30余人;帮助医院建立培训机制,开展专题培训40余期;医院同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属4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机制,同时打通绿色转诊通道,实现疑难病人快速转诊。中国中医药报社多次宣传阜平医院,并牵头筹医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通过捐赠培训经费、图书室等方式,医院发展。
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环境下,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帮扶下,医院克服重重困难,运营能力大幅提升,实现长足进步。年全年,中医院实现收入.18万元,同比增长72.6%,其中,中成药、饮片及颗粒收入.43万元,同比增长68.02%;门诊量达到9.5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9%;住院量近8千人次,同比增长53.74%。如今的阜平医院已经成医院,让老区群众“足不出县,医院同等医疗待遇”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多管齐下为基层
为充分满足阜平群众就医需求,切实改善民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局扶贫工作组积极组织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帮扶工作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阜平县基层健康扶贫工作,让大专家们深入基层,为老区人民送诊上门。基层条件艰苦,局领导非常关心中医科学院挂职专家的工作和生活,多次要求扶贫工作组做好协调保障,解决挂职专家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留得住、干得好,为阜平健康扶贫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积极参与健康扶贫工作,医院选派了5批20名医护人员参与健康扶贫工作。牵头组织远程会诊工作,先后邀请科学院下属4家医院开展远程医疗会诊15次;组织健康宣教、举办线上讲座、发放脑卒中防治知识手册,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肺癌患者吃什么》为主题组织开展线上健康讲座,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健康扶贫下乡入户。医院副院长、医院挂职医生童晨光医院成立了卒中中心、组建了脑病专业小组、建立了多学科诊疗组协助机制,让医院顺利成为保医院。医院副院长、医院挂职医生吕林发挥中医特色,在确保诊疗处方有效管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患者降低成本,既算医学账、也算经济账,不让阜平群众受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痛苦。从事临床工作30医院医生孙桂连已经57岁了,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挂任医院儿科主任,努力推动儿科独立成科,建立了拥有门诊、病房、急诊全系的儿科学科,鼓励指导当地儿科医师开展科研、撰写论文,论文获得了征文优秀奖,极大地鼓舞了全院医护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开展“义诊巡诊帮扶月”活动,先后组织中国中医科学院驻点帮扶团队和医院优秀医护人员在龙泉关镇黑崖沟村、城南庄镇后庄村开展下乡义诊、巡诊20余次,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医院、医院、眼科医院来医院进行大型团体义诊7次,义诊患者达余人,受到了广医院就诊患者的欢迎。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中医院副院长、中医科学院挂职干部张泽栋作为第一批和第二批帮扶医疗队领队,舍小家为大家,在孩子出生2天后就回到岗位,又在北京疫情解封后第一时间返回阜平,医院高效有序运转。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院挂职医生郭江舟是一名国外留学回来的“青年才俊”,帮助多名患者重新建立信心、逐渐实现康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前来就诊。他还尽心培训本地医护,更好地为基层百姓谋健康、谋幸福。面对风险极高、难度极大的手术方案,医院眼科副主任、中医院挂职医生刘振通凭借过硬的技术、丰富的经验,成功为一位80多岁的老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患者迫切需要之时尽全力解除病痛,被患者称为救命恩人。
帮助推进基层医联体建设,医院和龙泉关镇卫生院、夏庄乡卫生院、北果园乡卫生院签订“春雨工程”帮扶协议,选派人员驻点帮扶,把医院和北京专家团队的诊疗技术和经验带进乡镇卫生院,有效提高基层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带动提升老区整体医疗水平。医院康内二科副主任、医院挂职医生顾恪波充分利用既有大型仪器设备,为收治危重患者创造条件,开创了医院在呼吸机应用方面的多项第一,同时帮助本地医护提高了临床操作能力和理论技术水平。医院内二科主任、医院挂职医生赵炜面向内科、外科、妇科的医生和护士,独立开设“肿瘤综合治疗培训班”,扭转了医护人员疏远排斥的局面,为今后成立肿瘤科做好了充分的人员和知识储备。
来源:国管局扶贫办、第21批扶贫组
撰稿:马煜钧
责编:于潇
你的一个“分享”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