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点“上海名医”
随着年龄见长,大病小痛就找上门来。对于老年人来说,家里也需要常备一些中成药。但是究竟该常备哪些中成药,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1、感冒类药物
中医将感冒分成为风寒、风热和暑湿三种类型。由于疾病类型不同,选用的药物也就大不一样。针对风寒型感冒的治疗,应以辛温解表及宣肺散寒为主。一般常备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软胶囊等。对于风热型感冒,应以辛凉清解及肃肺泻热为主,常备的中成药有银翘解*颗粒、夏桑菊感冒冲剂、羚翘解*丸、银柴合剂、清热解*颗粒、双*连口服液等。对于暑湿感冒,则应当解表祛暑、化湿和中。其中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都是疗效不错的中成药,在夏季更是家中必备的良药。
2、止咳化痰药
与感冒经常同时发生的病症就是咳嗽、痰多。中成药如蜜炼川贝枇杷膏、祛痰灵等,在这些方面的疗效也比较好。
其中,蜜炼川贝枇杷膏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型、肺燥型、痰热型咳嗽。而复方鲜竹沥液(祛痰灵)主要是清热、化痰、止咳,常用于痰热咳嗽,但需注意该药是孕妇禁用的。
3、消食类药物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引起胃肠道疾病。所以家中要常备山楂丸、健胃消食片等消食药。虽然消食药比较安全,但对于伴有呕吐、腹痛症状者,应及时向医师咨询。
4、通便类药物
治疗便秘的非处方中成药很多,如复方芦荟胶囊、麻仁润肠丸等。但选用中成药治疗便秘必须辨证施治,所以长期便秘患者最好使用医生推荐药物。
5、清热解*类药物
常见的有六神丸、牛*解*片等药物。但六神丸含有蟾酥等有*成分,因此切勿滥用。牛*解*片常用于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齿龈炎、疖肿等。近年来出现一些患者,为了减肥或者祛痘,长期服用该药,而发生了*副反应,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定要对症合理使用该药。
此外,家有老人要常备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家有女性常备坤宝丸、乌鸡白凤丸、妇科千金片等妇科常用药;家有小孩要常备小儿止咳糖浆、健胃消食口服液;家有慢性病患者,要注意及时补充常用药。还应该准备一些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物,如红花油、正骨水等。
老人吃药的注意事项
1、扔掉药品包装盒容易用错药
扔掉药品的包装盒很容易用错药。很多药品撕掉包装后很难区分,存放时尽量不要撕掉包装,药品保存的地方也要通风干燥,不要放在厨房、阳台上、暖气上,有些特殊药品需冷藏,一定要按说明书要求分情况保存。
2、拉肚子别着急吃止泻药
有位老人,吃完*瓜没多久就拉肚子,一直往厕所跑。于是拿出家里的小药箱,着急吃止泻药,拉肚子止住了,可最后却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没抢救过来。
其实,腹泻吃止泻药是要分情况的。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是细菌、病*会引起感染性腹泻;因受凉、精神紧张等引起的腹泻则称为非感染性腹泻。
其中,感染性腹泻是人体将部分病菌、*素及坏死细胞排出体外的“排*”过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吃止泻药会使这些*素滞留在体内,加重病情。就像这位老人是细菌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吃止泻药如同吃*药。因此,出现腹泻后应及早就诊确定病因后再用药。
3、拉出整片药并非质量差
有位老人告状,说有的药品质量不好,吃整片拉整片,完全没吸收,于是买个钳子把药片剪成几瓣来吃。其实,这是老人对药品不太了解。
有的药品是缓控释片剂,吃进去后已经被吸收并发挥了疗效,排出来的只是载体,如果不明白这个药物制剂的特点就容易出现问题。
4、皮试阴性不代表没问题
有位82岁的老人感冒发烧了,医院急诊进行输液治疗,虽皮试结果阴性,但为防药物过敏,医生要求老人再留院观察30分钟后出院。家属感觉没什么问题,没等几分钟就带老人离开了。结果,医院大门5分钟老人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再医院急诊时已失去救治机会。
大家一定会问,不是已经皮试阴性了吗,为什么还会发生过敏反应?其实,过敏反应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临床上较多见的是速发型,一般在注射15-30分钟内发生,最严重的反应就是休克,不及时抢救非常危险。